直播之古琴大师_第九十五章 唢呐名曲《日出峨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唢呐名曲《日出峨眉》 (第1/1页)

    “风神,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苏十三在直播间问了出来。

    陈清风发弹幕回复:“想听听你们的演奏。”

    这个时候,也没必要拐弯抹角了。而且陈清风也不喜欢拐弯抹角。

    “决定让我们加入你们了?”

    陈清风的弹幕让苏十三和他身旁的三十三,一阵喜出望外。

    “先听听吧,如果不错的话,你们可以加入进来。”

    陈清风继续弹幕回复。

    “好!”苏十三自信满满的答应了,“是我们一起来,还是一个一个来?”

    陈清风:“都可以,你们自己决定。”

    “好,我们商量下。”

    苏十三回了一句,开始和身旁的三十三商量。

    “你们觉得,我们一起来,还是一个一个来?”

    牛十三道:“当然是一个一个来了,加深风神对我们的识别印象,也能更好的展现我们各自的特点。”

    觋十三、梅十三也都相继点头。

    都同意一个一个来演奏。

    苏十三笑了笑,道:“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虽然配合的很好,但是相互要照顾,我们四种乐器,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就不好发挥。所以,一个一个来最好。”

    “既然大家都同意一个一个来,那我就和风神说一声,然后咱们开始。”

    牛十三、觋十三、梅十三同时点头同意。

    “风神,我们商量好了,决定各自演奏各自的专属乐器。我的乐器是唢呐,牛十三是鼓,觋十三是笛子,梅十三是二胡。”

    “我是队长,第一个就由我来吧。”

    苏十三在直播间里,将四人的决定说了出来。

    “那就开始吧。”陈清风的弹幕简单回复。

    看到弹幕上的回复,苏十三就开始拿起来自己的唢呐,做准备了。

    唢呐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并不能算是我们中国的乐器,因为它不是在我们中国被我们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乐器,而是公元3世纪,从波斯、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的。

    早起只是在XJGS那边流传,到了金元时期,才到了中原。

    当时翻译的名字有很多,比如“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等。

    都是音译而已。

    古籍中详细记载唢呐的时间,是在明代。

    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除此之外,明白还出现了专门描写唢呐的文章。

    比如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从形象到音色,再到效果,可以说将唢呐描写的非常到位传神。

    官船军民这家那家的描写,也说明了唢呐在明朝已经被广泛接收和演奏。

    所以到了明代后期,唢呐就在戏曲音乐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用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

    越往后,戏曲越发兴起,唢呐也越发受到重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