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记_第一百零八章 洪水退尽 凯旋还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洪水退尽 凯旋还朝 (第1/2页)

    大禹率领四员天将,五个小兄弟与应龙一起。劈开了巫山,凿开了三峡。

    又在涂山国老神仙九尾白狐的指引下,溯长江而上,进入到巴山蜀水治水之地认亲。

    他们先后到了蜀国,巴国和涂山国。疏导了岷江和嘉陵江,降伏了盘据在三江口作乱的地头蛇小白龙。在返回的路上,又走一路治了一路,一直将长江之水导出了三峡。至此长江治水胜利完成。

    长江流出三峡,天地豁然开朗,滔滔江水直奔东海。大禹和五个小兄弟乘着火红色的应龙,后边跟随着四员天将,一路欢歌,凯旋返回帝都。

    火红色的应龙神气地在蓝天上飞翔,象一团燃烧的火熖。一路飞过了大巴山,飞过了秦岭,飞过了熊耳山,飞过了汉水,飞过了洛水,又飞过了黄河风陵渡。

    田野里劳作的老百姓,都抬头向天空中仰望着,得知是大禹治水胜利还都,都吹呼了起来。

    华夏大地上的洪水早已退尽,山山水水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田野里都种满了庄稼,村庄里炊烟袅袅,真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一派祥和的景象。

    大禹和五个小兄弟乘着应龙,飞过了黄河风陵渡。只见清清的汾水自北向南,蜿蜒流过了平原。汾水两岸绿野如茵,山花烂漫。沃野千里,五谷飘香。山青青,水蓝蓝,锦鳞游泳,百鸟飞翔,风光无限。

    距离帝都还有十余里路程的时候,大禹一行便追赶上了先期率领五百士兵还都的玄弓和黄戈二将。

    大禹吩咐应龙按下云头,落在队伍旁边。应龙应道:“应龙明白”。说罢,降落了下来。

    大禹和五个小兄弟都跳下了龙背。玄弓、黄戈二将上前参见大禹,向大禹报告了一路上的经过。正在说话之时,只见从身后边的大路上又追赶上来了两个大个子。原来正是奉大禹之命丈量天下方圆的长辛和竖亥二将。

    大禹治水的三路人马,一时间在还都的路上都会齐了。众人大喜,互相见礼,问候毕,大禹吩咐重新整队,准备列队入城。

    伯益、勾股,九章、神农仔、小愚等五个小兄弟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伯益身后背着一大捆山海经的书简。

    勾股怀中抱着规、矩、准绳和量天尺。

    九章背后背着一把大算盘。

    神农仔腰间挎着一个药葫芦。

    小愚身后背着一柄铁镢头。

    一个个挺胸昂头,神气活现的走着。

    他们的后面是大禹率领着玄弓、黄戈、长辛、竖亥等四员将军。也是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地迈着大步,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

    火红色的应龙收缩身形,只剩一丈长短,扇动着一对火红色的翅膀,张牙舞爪地飞在大禹的头顶上。象一团火焰一样跟随着大禹一样。

    四员凡将的身后列队走着五百士兵,一个个雄纠纠,气昂昂,列着整齐的队伍,迈着豪迈的步伐进城。

    四员天将升到空中腾云前行,一个个威风凛凛,挺胸腆肚,护卫在大禹的两边。

    这时候早有侯骑探马将大禹治水成功,凯旋还都的消息传进了都城,传到了朝堂上。

    朝野上下一片欢腾,帝舜更是欣喜异常。以手加额,舒了一口长气。说道:“大禹果然不负我望,不负天下百姓所望。终于治服了天下洪水,从此天下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了。”

    从朝堂上的百官,到平常百姓,都奔走相告。老百姓们都跑出了家门。自发的湧上了大街,迎接治水的英雄凯旋还朝。都想要争先目睹大禹的英雄丰采。

    十三年前,大禹率领四员天将,四员凡将,四个小兄弟及涂娇,带着五百士兵,从帝都出发,前去治理天下洪水。

    这一走就是一十三年。在这一十三年之中,大禹一直奔走在挖河治水的第一线。

    从东海之滨的碣石山下,到黄河祖源的“阿尼玛卿”。

    又从淮河入海的连云山下,到千里淮河的源头桐柏山上。从长江入海口的扬子江边,到巫山,到巴蜀之地的岷山

    脚下。

    疏通了黄河通淮河,达长江的鸿沟水道。又凿开了中原通向南方的轩辕隘道。

    一共三横二纵,行程十多万里,一直到治伏天下洪水,这中间一次也没有回到过帝都。

    大禹出发治水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如今已经长成了三十多岁的壮年人。

    他出发的时候,江河泛滥,洪水遍地,百姓流离失所,被洪水赶到了山上,啃树叶嚼草根。

    那时帝尧尚在,帝都因为避洪水而迁到了太原。

    如今大禹治水胜利还都的时候,帝尧已将天子之位传给了帝舜。帝都又从太原迁回了临汾。这十三年来的变化,真可谓是天翻地覆,沧海桑田啊。

    大禹一行人马列着整齐的队伍,盔明甲亮,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