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手仁心(9) (第2/2页)
告诉我们一声,这一路上我们都有点担心你呀。”007有些担心地说道。 “放心,我是自己觉得早点熟悉这里的情况比较好,然后又不忍心打搅你们休息。反正以后还是一样,听我指挥,然后没有命令的时候就和平时一样。对了看到你们好像有什么事要跟我说,说吧。” 随后007示意要小声说。陈主任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今天我们路过昨天晚上那地方的时候,发现那一带聚集了一些警察,还有一些警车。我们就绕过那里才来的。”007小声地说道。 陈主任把015也招呼到了自己身边,然后以同样的小声说道:“关于那个你们关心的问题呀,我可以保证这个没事,你们就是不要声张就可以了,毕竟这时候的刑侦技术还不怎么发达,街道上没有也没有装什么监控。更何况我们是用枪和弩杀的人,那些子弹还有箭都是用可溶于水的盐做成的,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无法通过武器来获取我们的指纹信息。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和那些被杀死的人八竿子打不着,他们很难怀疑到我们身上来。所以这些日子就当这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如果有人谈到了,那就跟着别人胡说八道几句就可以了。记住就跟发生了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一件事一样。你们都明白了吗?” “恩,都明白了!” 画面转到发生枪战的地方 警官布鲁克斯正在来回踱着步子,他不时低头看一下自己手腕上的手表。突然他抬起头来,对一个正在忙碌的警察叫道:“约翰,你过来一下。” 那个叫约翰的警察立刻跑了过来。 “警长,找属下什么事?” “死者的身份你们能大概确定吗?”布鲁克斯是用一种很平和的语气问的,但是由于他已经当了多年的警察已经修炼出了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 “是这样的,死者一共有九人,其中黑人三人,还有六人是墨西哥人。”约翰很正规地回答道,没有一丝感情色彩。 “怎么判断那六人是墨西哥人?”布鲁克斯点了一支烟。然后示意约翰是不是也要来一根。 约翰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毕竟吸烟有害健康,总的来说还是不抽烟的人更多。
“是这样的,从其中两具尸体身上搜出了毒品。同时还三具尸体上搜出了墨西哥护照。携带毒品的尸体上没有墨西哥护照,估计可能是他们当时没有放在身上。”约翰的回答依然是波澜不惊,没多少感情色彩,其实这种人是适合当警察的,作为警察许多时候还是需要和犯罪份子斗心眼的,如果一个人感情过于丰富反而容易被人发现弱点并加以利用。 “你的判断很准确,不过现在我们需要证明这些判断,这样对上级也好有个交待。这样吧留下几个人保护一下现场,其他人就都先回警局吧。毕竟局里面还有一些事情。”布鲁克斯命令道。 “是,警长!”约翰敬了一个标准的礼,然后就传达警长的命令去了。 墨西哥毒枭为什么在灯塔国如此嚣张呢?下面的一个报告也许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毒品泛滥成美国社会顽疾 本报驻美国记者张朋辉 5月28日,美国诺斯格林,当地警察在一处民宅缉毒,并与毒贩交火。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近日发布报告称,从2002年到2013年,美国12岁以上的人群中,吸食过******的人数增长了63%,死亡人数增加3倍。2013年,约有51.7万美国人称在过去一年内吸食过******,8257人吸食过量致死。眼下,毒品泛滥已成为美国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顽疾,但如何应对毒品问题,美国政府尚未拿出有效的办法。 现状—— 世界最大毒品消费国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费国,全世界生产的毒品60%以上输往美国。2002年以来,美国吸毒者占全美人口的8.2%。 吸毒和精神药品滥用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在美国,吸食******和大麻并不鲜见,甚至在道德上也无大碍。所以,整个社会对此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美国总统******曾承认年轻时吸食过大麻。 在美国,很多人认为,吸毒是个人问题,只要个人控制、不产生严重后果就没问题,近年来大麻合法化运动就是这种想法的体现。各项调查显示,一半左右的美国民众认为吸食毒品“没问题”,近一半的人表示未来会“尝试”大麻等毒品。全美合作禁毒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布克认为,这种态度将导致更多的年轻人“以身试毒”。 吸毒人数增加还有两个最直接的原因。一是美国与南美洲的毒品产地只有一海之隔,毒品非法交易令美国执法部门防不胜防。根据美国缉毒局提供的数据,2000年—2008年间,每年在美墨边境查获的******在500千克以下,2013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196千克,是之前的4倍多。这显示出贩毒集团的猖獗以及美国市场的“诱惑力”,使输入美国的******数量增加、价格更低、更容易获得,加剧了社会公共卫生危机。二是镇痛剂等处方药物滥用。开具处方也是一个难以破除的利益圈子,处方药增加,医生、药店和医疗保险公司都有利可图。 趋势—— 毒品滥用呈现低龄化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报告显示,整体来看,吸食******的人多数是居住在城市里的青年男性,年收入在两万美元以下,且大部分没有医疗保险。比如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非洲裔聚集区就是毒品交易泛滥的区域。 毒品使用正呈低龄化趋势,18岁至25岁的年轻人吸食率增加了1倍多。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卫生官员也注意到,“瘾君子”的面孔越来越年轻。原联邦检察官、众议员约翰·卡特科认为,毒品问题不仅是城市问题,还蔓延到郊区,成为全社会共同的顽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