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谢安_第一章:人生不易谢太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人生不易谢太傅 (第2/2页)

会否也会成为下一个桓温亦或是王敦,但是孝武帝在心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他的怀疑跟揣测。

    若是孝武帝真的相信他,朝堂之上为何还有那么多构陷他的人,并且是越来越多的趋势。原因无他,左不过是孝武帝有这样的需求,所以,那些好事的朝臣便做了一把顺水人情而已。

    他想到哪里的时候,不由觉着好笑,这世上有哪一个君主能够对一位功高震主的大臣没有半点犹疑之心。

    他知道,肯定是没有的。

    司马道子见孝武帝出言阻止,便适可而止的笑道“陛下,臣弟只是不由自主的想到都是一些极有功绩的人,自然没有想要冒犯太保大人的意思。”

    孝武帝也不再纠结这样的一个话题,只是笑道了声“这等佳节,自然不能离开了管弦之乐。”然后笑道“桓野王这等欢悦时刻,可否献笛一曲?”

    桓伊闻言便道了声“喏。”然后便奏笛一曲。

    他听桓伊奏笛,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阿万,那个不愿意他被任何人的言辞辱没了的弟弟。

    他在那般被人几次三番构陷的时刻,便越发的念及了阿万。那个奏笛也是一绝的阿万,那个看到他们调笑于他时便毫不留情的一一回击了过去,然后冲他乐呵一笑道“总不能让他们在言辞上辱没了哥哥你。”

    他即使在昏迷中,想到那样的阿万,仍旧是觉得有些心痛。

    然后,他便想到桓伊奏笛一曲完毕后,便施施然的开口道“陛下,今日群贤毕至,臣想鲜筝一曲。”然后又补充道“臣在抚筝的技艺上自然不敌奏笛,但是也足以给大家助兴一番。”

    孝武帝便笑道“桓野王难得有雅兴,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桓伊便回应道“回陛下,臣想请人与臣以笛音相和一曲。”

    孝武帝便开口道“宣奏笛艺伎。”

    桓伊当时便笑道“陛下,宫中的艺伎恐怕难以跟臣相和融洽,臣有一奴婢,善于吹笛,臣恳请将那奴婢唤来相和一曲。”

    孝武帝便越发高兴的开口道“准奏。”

    桓伊便携了家奴来到大殿中央,他的家奴开始奏笛的时候,他便跪坐抚筝,然后慨然诵吟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

    他当时听闻了桓伊的那首“怨诗”,不由心生凄怆到快要落下泪来。

    他被那么多人各种中伤、污蔑的时候,都不曾想要流泪过,却在桓伊的那首怨诗里,心生慨然到想哭。

    他不去理会、不去在意那些无妄的言辞攻击,并不是代表他被那些言辞攻击的时候,他就真的跟铜墙铁壁一般,丝毫不会感到疼痛。

    他跟所有人一样,他在被任何的一种方式攻击的时候,也是会疼的,而且会更疼。那可是他付出诸多心血的地方,他希望那样的一个朝堂能在他的辅佐下变得蒸蒸日上起来,他希望自己能给予那样的一片故土最大的回馈去还它的一份稳若泰山、不再受到任何外敌的侵犯。

    但是,他那般将自己的心脏都奉献给了那样的一个地方,却还是会遭到无端的猜疑。

    所以,当桓伊吟诵出了那样的一首诗后,如何不教他想要激昂到落下泪来。这古语都说“士为知己者死”,桓伊这般道出了他难以言说的痛楚,他如何能不感激到想要涕泪四流。

    他感伤了一番后,便从孝武帝的身边直接起身来到了桓伊的身边,然后摸了摸胡子,无比慨然的开口道“子野你能来到这样的地方,当真是最好的。”

    他憋屈了那么久,终于有一个站出来为他呐喊的人了,他如何能不回应一番。

    桓伊便开口道“大人过奖了。”

    他听桓伊说完后,便不由自主的去看了一眼孝武帝,然后便看到他极为愧疚的冲他笑了笑。

    他当时见到孝武帝冲他那般愧疚的笑了笑,便觉着孝武帝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左不过是司马道子等人太过狠绝了。

    他想到哪里便本能的看向了司马道子,果不其然,司马道子很不屑的瞥了他一眼。

    他当时,便觉着只要孝武帝是信任他的,那么其他再多的构陷,他都是能够不去在意的。

    可惜,人的一生中,不是所有的祈愿都能被实现。

    他在结束那样的一场宫宴回府后,便不由自主的跟妻子提及道“夫人,桓伊今日在宴会上的举措,真是让为夫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阿万。”

    妻子便笑道“因为他跟阿万一样善于奏笛?”

    他便慨然的笑道“他还跟阿万一样替为夫打抱不平了。”

    妻子便好奇的开口道“你就是因为桓伊跟阿万太过类似,所以总是要让他跟玄儿一起作战的么?”

    他当时便捋须笑道“夫人,跟阿万像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桓伊的确有这方面的才能,任何一个有才能的人都值得被任用,并且要让他收获他应得的成果。”

    妻子不由关切的询问道“安石,那你今天还好么?”

    他便携了妻子的手慰藉道“为夫看到夫人便什么都好了。”

    诚然如此,只要能待在他的妻子身边,他的确一切都好。

    他当时也不愿去跟妻子提及司马道子等人的反应,因为不想让妻子过多的忧心。他的妻子为了他已经够cao心的,他又如何能舍得让妻子为他在多担忧一份无妄的忧心呢。

    他原本以为那样的一件事过了便过了,谁知司马道子在上元节之前,莫名的来到他的跟前诚恳道“太保大人,道子以前不懂事,少不得多有得罪,万望大人莫要怪罪,为了聊表我对大人亏欠的心意,我想邀约大人跟令夫人上元佳节一起到府里聚一番,万望大人莫要嫌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