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故地重游 (第1/2页)
七雷山位于古腊城东北方向三十多里的地方,该山雄踞方圆二十里,山势高耸入云,巍峨壮观。主峰万福峰约有六百多丈高,俗话说“高处不胜寒”,万福峰直入云霄,常年被云雾缭绕,可谓人间仙境。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法门大师前来此山隐居修行,后来更多的学法之人来到此处传播法门的教义。这些法士开凿山路,构筑宫殿,初有一点规模。但刚开始只是各起炉灶,后来山上的法门各派经过长期的共存交流,遂成一派。因为此山地势较高,气候湿润,故春末夏初的时节多雷雨天气。届时会出现“雷扫其殿,钟鼓自鸣,尘埃自净”的奇观,所以法士们就把原来的山更名为七雷山,其门派就称为法门七雷派,历代掌门人就号为七雷子。七雷派原先只是少有闻名的小法观而已,但经过数百年发展后颇有声望,其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尤其是被当时的襄莱国王钦定为法门圣地后更是天下皆知,此后山上便香火不断,七雷派从此走向繁荣昌盛。至前朝时期,七雷山上已有三十六宫七十二殿。这些宫殿皆为铁瓦石墙构造,依山势和沟壑走向纵横陈列,沿着山道绵延十五里,奇险幽深,玄妙超然,独具一格。山下的七百亩良田也是官方册封给七雷山的庄田,收入用作其宗教活动。 如今的七雷山规模具在,弟子却远远不及鼎盛时期,但是就目前的时代而言也不失为一名门大派。现在山上正式修行的弟子有两百多人,散落在各地的俗家弟子是多不胜数。每年三月初三,八月十五和九月初九会有成百上千的信徒来七雷山朝圣,那时候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炮声如雷,昼夜朝拜,真是热闹非凡。七雷山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很繁华,已经完全走商业化的路线了,是百姓和信徒们进香和朝圣的地方,各种法会和宗教仪式也在这里举行,是七雷派主要的收入来源。后山比较清净,是七雷山的法士和大师们修行的地方,开发的程度也远不如前山,更贴近大自然。七雷子大师遇害后杨宏景和海源在悲痛之余也要谨慎考虑善后的事情,他们商量好了,阿五和向奚回到岭上守护创曼镇的遗迹,海源和杨宏景将七雷子大师和六位师弟的遗体连夜运往临江。两人在夜里找来了一个船夫,用重金要船夫把这七具尸体赶快送到古腊,并要求船夫严格保守秘密。船儿顺着鲁江而下,终于在天亮之前到达了古腊城外。他们又雇了两辆牛车,将七雷子他们的遗体运到了七雷山下。为了不引起轰动,他们没有走七雷山的正山门,而是绕道后山。杨宏景不打算将尸体直接送下去,他先去山上直接找到了大师兄周临仙,他没说发生了什么事,只让大师兄一人赶快下山看看。这位师兄也没说什么就跟着杨宏景一起下了山,但他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下山后的所见让他悲痛不已。待他痛哭一阵后,海源和杨宏景把事情完完整整的讲给了他。周临仙虽然听得懵懵懂懂又迷迷糊糊的的但是也没有怀疑两人所说的,他只是感叹人算不如天算,七雷子师父小心谨慎的处理这件事可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 周临仙也觉得很有必要妥善处理七雷子大师的葬事,虽然七雷子大师在最后一刻嘱托七雷山的人不得干预龙潭的事情,更不得去寻仇,但是真要把他的死因公布出去那肯定会有一些怒气上头的徒弟要去报仇,那样不但会让他们白白送死而且还会加深七雷山和守护者的隔阂,让七雷山彻彻底底的拉进了这淌浑水。另外大师兄对海源他们的话深信不疑并不代表其他人就没有意见,何况海源曾经还是七雷山的徒弟,如今却又是一位守护者,这种微妙又奇怪的身份转变,免不得让人怀疑。再说杨宏景,为什么七雷子大师和六位师弟都起了就他一个人回来了,这也不得不让人心生疑惑。总之这事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引起七雷山与守护者的纷争,更有可能引发七雷山的内乱,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周临仙思索一番后决定他一人独自上山,到了山上他很是低调了通知其他五位掌门弟子,和他们开了一个简短的紧急会议。在会上他向大家告知了七雷子大师的死讯,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大师生前的重要嘱托。说完后哀鸿遍野,但是悲伤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眼皮底下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处理这件事。周临仙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