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你与我有缘  (第1/1页)
    “全……全都要?所有木材种类的?”不等老杨开口,小表哥先惊讶的叫了起来。    陈哥和老杨也惊讶的看着他。    张梁来之前从来没有和陈哥还有小表哥说起过自己的打算。    两个人也没问过。    都知道张梁此行,是专门陪着陈哥跑这一趟。    “是啊!所有种类的木材,全都要一根原木!”张梁笑着点点头,肯定的回答道。    “张老弟,你要这么多原木是打算?”老杨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想他老杨干了几十年的木材生意,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可从来没见过如此采购木材的。    就像张梁自己说的,要的量不大,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但是想要凑齐,还真要花一番功夫。    当然所谓的量不大,指的是单个品种的量不大,加起来可不少。    “小妹夫,你确定所有品种的木材都要?你知道鱼珠木材市场有多少种木材?”小表哥看着张梁,认真的提醒道。    “大体上知道点,十几个大分类,一二百个品种应该有吧!”张梁笑着点点头。    “那你还……”    “我不是收了几个徒弟吗?我买这些原木是拿来当教学素材的!”张梁笑着解释道。    “那也用不着买这么多品种吧?”    “识材,辨材是木匠的基本功!    如果连基本功都不扎实,还指望能成为好木匠?”    “好!张老弟这单我接了!就凭老弟教徒弟的这份胸怀我老杨保证不赚你一分钱!    如果咱们国家的工匠宗师,都有张老弟这份胸怀,那还用担心传统工艺失传?”老杨给张梁拍案叫好。    传统工匠的圈子里,至今还保留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陈旧思想。    就以木匠来说,三年学艺,学的只是基本功。    师傅的绝活根本不会教给你,想学绝活,你得继续跟着师傅学个一两年,甚至四五年才行。    所以还有一句俗语,叫做三年学艺,三年补艺。    岳云鹏在相声里面经常说的一句话,三年学艺,两年效力。    这两年效力,看似说是给师傅白干活不拿钱,是在回报师傅。    其实徒弟得到了更多,大部分绝活,都是在效力的,这两年教给你的。    效力这几年,师傅肯定会教你绝活,但是也肯定会留一手。    这就是古老的手艺人的规矩。    武侠里经常有这样的描写,传男传媳不传女。    张梁被老杨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他收的的徒弟都是他们张家的子孙和外戚。    以后也许会收,不过最近几年,估计还是以自家的人为主。    “如此多谢杨老板厚意!小叶紫檀、海黄、大红酸枝都要,小料就行。”张梁也站起来抱拳道谢。    一二百个品种的木材,没有老杨这个地头蛇帮忙,光靠他自己,想要收集全了,还真是要费一番功夫。    “张老弟太客气了!能认识你这位年轻宗师,那是我老杨的荣幸!以后出去吹牛都有的吹了!”老杨笑着说道。    又喝了一会茶,张梁提议出去转转。    来一趟鱼珠,怎么也要见识见识这号称南方最大的木材市场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