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又是仙人峰 (4) (第1/1页)
北京时间10月1日18:15 武当山,仙人峰 一架“隼鹰III”型无人机正在武当山区7000米以上的高空盘旋着。 半个小时前,这架隶属于军委总参三部特侦局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从临近武当山的襄阳老河口市的一处机场起飞,执行武当山地区的空中监控任务。 这架无人机是刘建平半个小时前向上级申请特调的。在从隐士峰回来的路上,他和韩冰已经商量好,作为加强监控的措施,由他向总参特侦局急调一架无人侦察机赴武当山区执行不间断的空中监控任务,这可以在很大程度满足二类监控的任务需要。而且由于监控视频与数据是实时传输的,其效率远远高于其它的侦察手段,这在应对紧急情况时是很有用的。唯一不足的是无人机的地面控制中心不在本地,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不便与无人机的飞行机组及时沟通,这就容易贻误战机。考虑到这点,刘建平已经向特侦局申请,调了一辆无人机移动控制车和一组无人机cao纵人员到他们小组现在的驻地,也就是武当山特区公安局,这样一来,就能解决沟通不便的弊端。当然,能够争取到总参特侦局的支持,刘建平也是动用了不少的关系,毕竟这种资源不是谁想动用就能动用的。此刻,无人机移动控制车与两个小组的飞行cao纵人员也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这时,在老河口机场无人机基地的控制室内,两名无人机飞行员正在飞行控制器的模拟座舱中cao纵着这架无人机。对这种执行侦察任务的无人机,标准的cao纵机组有两名成员,其中一人担任飞行员兼设备cao作员,负责无人机的驾驶与机载探测设备的cao作,而另一名则是任务控制军官,并担任机组的组长,由他负责整个飞行任务的执行决策以及与任务相关方进行实时的沟通协调。如果执行的是长航时的飞行任务,将备有多个飞行机组,一般情况下每两个小时换一次班。 “组长,你看这个山峰附近的影像怎么突然看不太清了?”正在cao纵这架无人机的飞行员指着显示屏的实时图像问身旁的任务组长。今天这班的任务组长姓戚,名叫戚宇清,空军少校军衔。 从无人机光电高清摄像头拍摄的影像上可以看到,在延绵的群山之中,有一座山峰及其附近的一片区域似乎被什么东西遮挡住了,影像上一片模糊。 “小陈,你把镜头拉近一些,我看着怎么好像是起雾了。”戚宇清说道。 随着镜头的拉近,一团团白色的雾气出现在了显示屏上。 “的确是起雾了,小陈,查查这个区域的地名叫什么?”戚宇清用控制器在屏幕上被白色云雾遮掩的山峰处画了一个圈,命令道。 “刚才查过了,按北斗数字地图的标称名称,这一区域的中心那座山峰名叫仙人峰。”小陈也用控制器将仙人峰的位置在显示屏上标注出来,正是这片被云雾遮掩的区域中心。 “仙人峰。”戚宇清将这个名字重复了一遍,继续命令道:“小陈,立即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对这一区域进行扫描,看看这一区域中有没有移动目标。” 在今天这架次无人机起飞前的飞行任务简报中,戚宇清收到的指令就是在二十四个小时中对武当山地区以仙人峰为中心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所谓的全方位监控是指任务区所有的人员、车辆以及移动目标的身份识别、重点跟踪,并及时将这些情况与任务相关方进行通报,完成影像资料数据的传输等。所以,当任务核心区域被云雾遮掩时,他决定立即启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进行扫描。这种雷达模式可以有效穿透云雾,也适合在夜晚或能见度极低的气象条件下得到类似光学照相的高分辨雷达图像。 “明白。”小陈随即打开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并将扫描中心锁定在了仙人峰区域。 很快,目标区域的雷达图显示在了下方的一块显示屏上,在仙人峰的中心区域,瞬间出现了一系列的移动目标。 “组长,你看怎么有这么多的移动目标?”小陈指着显示屏上的大大小小十多个目标光点问道。除了仙人峰外,周边的那些区域里面,只有很少的几个移动光点。 “对所有目标进行立体定位,并试着进行目标识别。” “明白。”小陈说着打开了任务计算机中的数字地图,并将目标匹配系统打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