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这个女婴是我 (第2/2页)
脱口而出,“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禀宫主,东晚重伤,请您移驾!”紫衣人低头恭声禀报着,她的声音着实奇特,明明站在你的面前,却似近似远,男女莫辨。 “什么?怎么回事?”青蔓铃一听赶忙坐起,不顾此时正是白天,与她一同出了门。 还好此时天色尚早,坠紫的轻功又是一流,带着青蔓铃一路踏风而去,也没有引起什么宫内的sao动。路上,两人只说了一句话,便是坠紫的回答:“属下不知。” “禀宫主,东晚重伤,请您移驾!” 两人一路不停,踏风飞行。一柱香之后,来到一个极其普通的四合院。进门直奔厢房。绕过屏风望向床上的那个人,青蔓铃的心顿时一阵紧缩。 那个一身黑衣浸血,面色苍白如纸的人,便是几日未见的随形吗? “随形……”青蔓铃走近她,坐在床畔,伸手轻抚她的脸,柔柔地唤道。 她的眼睫毛颤了颤,睁开了双眼。见到青蔓铃,乌黑的眸子中散发出安心而又欣喜的光芒。一开口,语未成,先带出了一串咳嗽。 青蔓铃赶紧为她把脉:怎么伤得这么重?她倒出一大把“百和丹”,让随形服下。 随形吃了后,并没有休息,反而挣扎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四方盒。 “玄铁盒?!”青蔓铃惊呼,“这?” 随形费力地点点头:“是。我暗中监视袁十,结果发现接应之人竟是与我们断了许久联系的玄魅。我跟踪他离开,却被其他人偷袭。” “还有其他人?”青蔓铃微微蹙眉,听得随形继续道来:“我被关在了一个院子里,在那里,我见到了失踪多日,同样被制住了武功的方年。” “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勉强恢复了些武功,打算用计闯出,没想到到了最后,碰到了一个身穿白麻儒衫,戴着一个木纹面具的人。他一眼看出了我们的伪装,和护卫们一起要把我们拿下。” “正当我们即将被擒的时候,突然间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一个醉醺醺的人,把我们救了出来。只是方年他伤势过重,在了路上就已经……临死前,他把这个玄铁盒交给了我,让我转交给你。” “方年他……”青蔓铃叹了口气,看了一眼玄铁盒,将悲伤忍住,转问道:“那个救了你们的人是谁?现在在哪?” “他看到彩女们来接我就走了。”随形又仔细回想了一会儿,补充道,“他穿着海蓝色的长衣,左手拿着一个酒壶,右手拿着一支判官笔,看起来,似乎是失踪了的沧庭派前任掌门云海。” “云海?”青蔓铃有些惊讶地重复了一遍,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在【宁谷飞瀑】的绝壁上奋笔狂书的醉汉。他怎么在这个时候,如此巧合地出现了?转眸间,见到随形满脸疲惫,遂柔声嘱其好好休养。 出了门,细想之前的对话,突然间捕捉到另一组敏感的词:白麻儒衫、木纹面具! 在庭院中定定地站住,脑子高速运转:白麻儒衫、木纹面具,究竟在哪听过?为何会与这次随形被劫有关? 这些话,似乎,很耳熟…… 突然,青蔓铃眼前一亮: 【双宜客栈】的屋顶,自己问潜渊,指使他杀害平水诤谨的幕后之人是谁,他低低地答:“身穿白麻儒衫,戴一木纹面具。” 那日,与随形、式微相见后,李菲儿泣涕涟涟,讲到了一个令她至今都胆颤心惊的人,在问及那人长像时,她答:“他穿着一件白麻儒衫,戴了一个木纹面具,看不太清楚长像。” 难道这一切都是这个人在幕后掌控?可是也不对,李菲儿曾经说过“那个人过来,说什么,幸亏没影响到主子的大计,不然就是我死几遍都弥补不了。” 他还有一个“主子”! 平水诤谨口中的“主子”至今也未查明,他们两人口中的主子,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即便不是,依照目前所有的消息看来,估计也脱不了太大的关系。 这个“主子”,他究竟是谁?为何要如此针对我? 青蔓铃在心底叹了口气,微微垂目,视线落在了在袖口半隐半现的玄铁盒上,难道是因为这个东西? 举起手,望着那乌黑冷硬的玄铁盒。这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盒面上是一幅雕图:一个女子披散着发,背身坐在花间,倚窗外眺,窗外横亘着一条大江,江上东西两边各有一个或明或淡的圆圈。中间是两行小字:小轩窗内花含香,左明右淡双照江。 那女子的头发很长,一直铺到了盒子的右侧,纤长的手指在雕发上无意识地来回摩挲,几次之后,那头发竟向两边散去,露出了一个狭长的缝隙,这个,似乎是锁孔……只是,这个锁的钥匙会是什么呢? 自己从来都没有看到苹姨手中有这么奇特的钥匙啊。青蔓铃不死心地回想着,却悲哀地发现,虽然苹姨说过,这玄铁盒是母亲留给自己唯一的东西,也待之如若珍宝,但是,自己真的从未见她开启过。难不成,连苹姨都没有钥匙? 可是如果是这样,那么母亲为何会交给苹姨这样一个开不了,砍不破,只是累赘的东西?一定有什么地方是自己疏忽了的。只是,到底疏忽之处在哪呢? 青蔓铃随意拨弄着玄铁盒,望着那幅雕像上的两个圆圈,百思不得其解。心中郁结,她猛地一呼气,抬眼望天,广阔的天空让人的思维无限拓展,电光火石之间,青蔓铃抓到了那条被她忽略了的重要线索! 东边一个明圆,西边一个淡圆…… 霁日霖说,母亲是霜月国的国主,而霁明国在二十年前,还叫霁日国…… 她调整玄铁盒的位置,明圆对着东边渐现的太阳,淡圆对着西边渐隐的月亮,而她自己,则站在轩窗一侧。等待了片刻,她的心按捺不住地激动起来,因为在那左明右淡两个圆圈之间,那两行小字竟然变成了另外十四个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