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_第二十二回 得诗文却被父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回 得诗文却被父伤 (第1/1页)

    待得安排好了戏忠,双方遂开始对于起兵勤王的事情开始了讨论。

    孙翊先道,“曹公,诸位。小子听闻天子蒙难,心中甚是不安。想先父当年亲冒矢石,奋力前进,只为救陛下出董卓魔掌。然各方诸侯皆相互掣肘,内耗不已。当其时,唯曹公与先父共赴国难,乃真英雄也。如今,家兄在江南剿贼,无法抽身。小子却不敢或忘忠君之事,故而在庐江招贤馆上,手书`精忠报国`四字,以为准则。庐江虽只军兵万人,但小子依然率兵北向,只为救陛下于水火中也。但小子毕竟年幼,且声望不够,难免被人小视。所以,小子请求孟德公举义旗,奉天子。三郎愿率庐江兵马相辅也。”说罢,孙翊对曹cao拱手一礼。

    曹cao是多精明的人啊,再说帐下那些大才可都不是白给的。

    孙翊话中的意思大家很明白,就是让曹cao领头,他做跟班。但是孙翊的话,说的漂亮啊,特别是那些话说到了荀彧的心坎里。作为曹cao手下最为倚重之人,荀彧那可是一直都对大汉朝忠心耿耿的,以至于到最后被曹cao逼死。

    荀彧听完孙翊的话,心头一亮,他拱手对曹cao正色道,“明公当年首创义兵,若非众诸侯掣肘,当今陛下也不会蒙难至此。今陛下逃出长安,正是明公迎奉圣驾之时。此事当速决,勿要给河北袁绍留下机会。等明公接得陛下后,便可奉天子以征不臣。如此,大汉中兴之日不远矣。”

    曹cao听完荀彧的话,点了点头。实际上曹cao早就知道,把皇帝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有非常多的好处。最关键的就是有了大义名分,而这个是曹cao一直想得却未能得到的。

    但是此时,曹cao却悠悠的道,“那么袁本初呢?他难道不会出兵去劫夺陛下吗?”

    戏忠此时呵呵一笑,道,“吾料那袁本初绝不会出兵勤王的。”

    曹cao忙问道,“志才何故如此肯定?”

    戏忠笑道,“明公与本初乃发小也,那袁本初何人,难道明公还不如我了解吗?哈哈哈~~”

    众人早就习惯了戏忠这样的表现,都不在意。曹cao则是仔细琢磨了一下,然后也哈哈大笑道,“本初真不敢为也。”

    孙翊看着众人的表演,脑子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一群狐狸围坐在一起,然后讨论着哪里有rou吃,什么rou好吃,怎么吃,吃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

    就在孙翊神游的时候,曹cao注意到了孙翊的漫不经心,朗声道,“三郎,你看如何?”

    孙翊被曹cao打断了自己的桥段,忙拱手道,“小侄全凭世伯安排,无有意见。”

    曹cao看到孙翊的表现,不由得哑然失笑,“你就不怕我把你卖了?”

    孙翊憨厚的一笑道,“伯父说笑了,我能卖几个钱啊?再说了,你把我卖了,志才先生怎么办?还有您的头疼病怎么治啊?”

    曹cao闻言一惊,心道,“这孩子怎么连我头疼的毛病都知道?”

    孙翊看着曹cao惊惧的模样,心说,“你那个头疼的毛病,后世的中国人都知道~”但面上却说,“伯父日理万机,有些小头疼也是很正常的吗。”说罢,还露出了一个天真无邪的笑脸。

    不过,这个笑脸在曹cao看来,却是相当的恐怖的。他感觉自己在这个不过十一岁的少年面前,似乎任何的隐私都没有。

    曹cao晒笑着,掩饰自己的尴尬之色,然后正了正身子,对众人道,“吾等皆汉臣也,今天子蒙难,正是吾等勤王保驾之时。故吾决定,率兵三万往洛阳一地,迎奉天子銮驾。着荀彧暂代吾位,程昱先生为辅。夏侯惇,曹仁各率本部留守,另派李典、于禁二位将军率本部兵马协助。其余众将各率兵马随我出征,着令夏侯渊、曹洪为先锋,恶来与乐进随吾统领中军,毛阶、吕虔、满宠为后军,都督粮草。”

    说完这些安排,曹cao又对孙翊道,“吾闻三郎手下兵丁皆骁勇善战,但奈何兵少。既如此,不如三郎率兵跟随后军行动,如何?”

    孙翊一听,脑子转起来了,“让我跟你屁股后面转悠?那我还怎么能在皇帝面前请功啊?再说了,前面还有两个猛人呢,要让你弄去了,我就赔大了。”

    想到这里,孙翊起身傲然道,“伯父何小看人也?想吾虽然年只十一,但也曾先登攻城,自诩颇有勇力。况吾帐下庐江军也非土狗瓦犬尔。若是伯父同意,吾愿率兵跟随妙才、子廉二位将军为先锋。”

    曹cao听了笑道,“贤侄此番作为,让吾想起了文台公。当年诸侯攻董卓之时,文台公也是身为先锋的。既如此,那就允你所请。”

    孙翊闻之大喜,忙拱手应诺。

    众人皆去整备兵马不提。

    孙翊回到大营后,和陈到、朱然说了一下情况,正准备休息。帐外亲兵却来禀报,言说曹cao长子曹昂前来拜见。孙翊一下子想起了要给曹昂作诗的事情,弄得有些郁闷。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诗比较适合给曹昂。

    但是曹昂可不会知道孙翊此时的想法,他兴冲冲的赶来,就是为了孙翊的诗作的。待得进到大帐之中,发现孙翊正在发呆。曹昂轻声道,“贤弟?”

    孙翊猛然惊醒,看着曹昂,连忙起身道,“世兄来了,快坐。”边说边把曹昂让到了座位上,然后令人沏的茶来。

    曹昂笑着对孙翊道,“贤弟怎么了,似乎精神不好?”

    孙翊叹了口气,想着怎么敷衍曹昂,并不说话。

    曹昂皱了皱眉头,沉声道,“贤弟可是有何心事?”

    孙翊此时脑子突然灵机一动,但面上不显的道,“不瞒世兄。只因在来时路上,看到了许多的流民携家带口,四处漂泊。又见到了那路边的累累白骨,心中伤感不已。使我不由想起了曹世伯的那首《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唉~”

    曹昂听到孙翊的话,也是唏嘘不已,道,“贤弟真仁厚之人也,爱民之心溢于言表,为兄佩服。”

    孙翊摆了摆手,道,“如今中原战乱不已,百姓流离失所。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曹昂听罢,细细琢磨一番,道,“贤弟真大才也,这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又能成为贤弟之高论神句也。”

    孙翊苦笑着道,“世兄来此求诗,但吾心中烦乱,却不知道如何写了。”

    曹昂尴尬的道,“哎呀,贤弟,这倒是为兄的不是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