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回 子修亡三郎断剑 (第2/2页)
率兵攻打宛城张绣的事情,居然在建安元年十月发生了。更让孙翊烦闷的是,袁术几乎在同时发来了檄文,通知孙翊并告于孙策,他要在明年,也就是建安二年二月改元称帝。并加封孙策为大将军,孙翊为骠骑将军,以求得二人支持。 传文一到庐江,孙翊就召集众文武进行了议事。不出所料,众人皆对袁术的作为深恶痛绝。而让孙翊郁闷的是,那些世家大族竟然同时发难,要求孙翊即刻调动庐江兵马,进攻袁术,讨伐叛逆。说的那叫一个义正言辞、大义凛然,更有甚者居然还嚎啕大哭、泪如雨下。 孙翊看到这些人的表演,心里一阵恶心,好像自己吃了苍蝇屎一般。但是他却不能表现在脸上,不光陪着这些所谓的忠臣义士发了很大的脾气,信誓旦旦的表明立场,还对这些人好言相抚,并且保证会给他们一个交代。 等送走了这些心口不一的大族后,孙翊才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和手下众位大才一起,开始研究对策。 首先发言的是掌握情报工作的董昭,老头捋着胡子悠然道,“这些人,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忠君爱国,可背地里却是沆瀣一气,蛇鼠一窝。据报,眼下庐江各个士族已经纠集了大约一万壮丁,而且还有不少人在往庐江来的路上。不出意外,到年底之时,舒县城内恐有两万来历不明之人。只怕他们也想要在年关之际突然发难,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鲁肃闻言点了点头,道,“目前庐江大营有兵一万五千人,外加徐晃将军的飞龙骑三千人,总计一万八千人马。单从兵力来看,我军并不占优势。不过,这些大族所纠集之壮丁,战力不会太高,庐江大营人马足够对付他们了。” 孙翊听了,皱了皱眉,道,“如果这样,我军倒是真不惧也。但为何我总是觉得心中还有不安?”他转头看了看老神在在的贾诩,忽然笑着道,“文和先生,您有何高见啊?” 贾诩慢慢的睁开了双眼,沉声道,“内忧外患啊。”说罢,便不再言语。 孙翊眼睛一亮,道,“文和先生所言甚善。我们只看到了内忧,却未见到外患!” 诸葛亮此时忽然道,“老师(前文有交代,诸葛亮拜了贾诩为师)说的有理,但是这庐江士族本就与袁术不合,况且此时袁术已经准备僭越称帝,难道这些人就不怕天下共讨之吗?” “非也,非也!”孙翊笑着道,“文和先生所指外患并非袁术,而是另有其人。”边说边瞅了瞅贾诩。 贾诩看着孙翊那古灵精怪的眼神,心中一阵感叹,诸葛亮确实出色,但是多正谋,少奇计。而这个孙三公子却是奇正相合,机谋千万啊。 老头定了定神,略带嗔怪的道,“孔明,和你说过多少次,看问题不要只从表面观察,还要从大局掌控,方为谋臣之本也。” 诸葛亮连忙拱手道,“老师教训的是,学生受教了,还请老师解惑。” 贾诩正了正身子,道,“今日众人之态度已经表明,他们并未提前知道袁术欲称帝之事,况其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倒向袁术一方。故而这外患绝非袁术。而是~”说到这里,贾诩突然不说了,看着诸葛亮道,“孔明不妨想想,看还有谁是外患。” 诸葛亮闻言一愣,继而稍加思索,惊道,“原来是刘表!” 贾诩不置可否,看了看孙翊。 孙翊笑眯眯的道,“孔明兄为何如此断定啊?” 诸葛亮此时已经进入到了角色中,边斟酌边道,“如今我庐江三面受敌。东有袁术欲代汉自立,西有刘表切齿之恨,北有曹cao虎视眈眈。但这三家目前最有可能成为士族外援的,只有刘表。原因很简单,袁术欲僭越,必要找我庐江支持,不会与我轻易撕破脸皮,这从他给主公和三公子加官进爵一事便能看出;曹cao此时用兵西向,对付宛城张绣,无暇南顾,况曹昂公子与三公子及伯言有金兰之交,此时可相互为援,而非敌。如此一来,对于庐江威胁最大的莫过于荆州刘表,确切的说,是江夏黄祖!” 讲到这里,诸葛亮看了看众人,发觉众人都在望着自己,眼神中大多是期许之色。而自己的老师贾诩,更是眼中充满了鼓励。 诸葛亮心中一热,接着道,“那黄祖本为荆州士族,又与三公子有杀父之仇,辱子之恨。主公又在南面剿匪,一时无暇他顾。若黄祖与庐江世家联合,内外夹击,则庐江危矣。” 陆逊此时忽然说道,“还有一点,孔明兄疏忽了。” 待得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后,陆逊方道,“孔明兄还漏算了袁术。若是袁术明年称帝,则我庐江势必与其划清界线,肯定会刀兵相向。到那时,我们便会两线交战,再加上庐江士族从内部作乱,我方的局面将会非常尴尬。” 诸葛亮闻言,眼神一闪,拱手对陆逊道,“伯言所言甚是,愚兄受教了。” 陆逊连忙还礼道,“孔明兄如此,折煞我也。” 看着两人一来一往的客气,董昭和贾诩两个老狐狸相视一眼,都面带微笑。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学生确实很合心意。 孙翊皱着眉头,沉声道,“我们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想要解决不难。吾现在担心的是曹cao那边。这次他进兵宛城,我总觉不太合适,而且听闻义兄也随之前往,更让我心中难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