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魔法世界_第400章 权力的扩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0章 权力的扩散 (第2/3页)

自己去说,他们都是代表正义的,与他们作对的人代表邪恶;让他们的敌人去说,一切就会反过来。

    总而言之,在大家的笔下,都是自己代表正义、对方代表邪恶。

    东林党、邪党(或阉党)之争,如果资料足够丰富,其实也是如此的。从这层意义上,在分析明末历史时,我们应该把东林党、邪党(阉党),置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如果一开始就认为东林党是正义的,邪党(阉党)是邪恶的,那我们永远也无法看清这段历史的真相。所谓东林党为国为民、忧国忧民,无非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肆意非议帝国皇帝、政府。问题是,如果非议政府、皇帝,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危险,相反还有显而易见的利益,那一个人、一个利益集团,肆意非议政府、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的?东林党肆意非议政府、皇帝,结果呢?东林党的普遍成员,不断混入官场,并且官职一再上升。

    东林党因此承受的风险,有多大呢?其实是非常小的,至少帝国政府很少因此打击他们。也许有人会说,东林党为了与阉党相争,让阉党杀了好多人。问题是,东林党在和阉党的斗争中,死于非命的人,说来说去,也就十来个人。而阉党在党争中,死于非命的人,却有二十多个人。从这层意义上,当阉党比当东林党更危险。也许有人会说,加入阉党,意味着可以迅速升官。问题是,加入东林党,也意味着可以迅速升官呀。因为许多东林党人,也是动则连升三级,一步登天。东林党主导了当时的社会舆论,拿到现在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利益集团,控制了一家大型媒体,它可能产生的影响力,谁也不能低估。

    东林党主导了当时的社会舆论,自然会有许多官员,想和东林党合作。一切是显然的,某个官员愿意满足东林党的利益(提携东林党成员当官,或是给东林党造势),东林党就会把他包装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之士。当然了,与此同时,还可以无限丑化他的政治对手。最初,比较有远见的官员(凤阳巡抚、漕运总督李三才),最先发现了东林党的这种价值,于是就开始和东林党合作。当然了,东林党自然开始为李三才大造舆论。总而言之,李三才廉洁、能干,是帝国的栋梁之材,应该到帝国中央政府主持工作。

    如果东林党说,顾宪成之类的人廉洁云云,他们的政敌也许懒得去反驳。因为顾宪成之类的人,一直待在清水衙门,就算有贪腐行为,肯定也比普遍官员轻微。问题是,李三才作为一个巡抚,而且还主管漕运那种肥缺,如果说他能保持廉洁,那就好比说母猪也会上树一样。在这种背景下,东林党的反对者,就揪住这件事不放手。总而言之,大家一块证明,李三才是一个大贪官。更间接证明,东林党就是一个妖言惑众的团体。虽然东林党赌咒发誓,李三才就是一个大清官。问题是,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李三才就是一个大贪官。李三才是不是贪官的争论,最后惊动了皇帝。于是皇帝就派人介入调查。结论呢?李三才就是个贪官。这一折腾,李三才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关键是,史书盖棺定论,也说李三才不是清官。

    当然了,许多人依然愿意相信,李三才不是大贪官,因为魏忠贤一伙拼命攻击的人,怎么可能是大贪官吗?关键是老一辈东林大佬,都一致标榜人,怎么可能是大贪官吗?[注]:其后击三才者,若邵辅忠、徐兆魁辈,咸以附魏忠贤名丽逆案。而推毂三才,若顾宪成、邹元标、赵南星、刘宗周,皆表表为时名臣。故世以三才为贤。问题是,李三才并不是在东林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更主要的是,李三才成长于明末腐败的官场上,还一路爬上凤阳巡抚、漕运总督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干得风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