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奇遇(奇俑) (第1/1页)
. 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下,上官飞飞走到博物架前,指着一个陶俑,道:“这些古董中,若论年代之久远,当属这个纳兹卡陶俑。” 众人顺着她手势向博物架上看去,只见博物架中部不高的一个隔断当中,放置着一个造型奇特的陶俑。陶俑的造型是一个头戴护具的人昂着头,趴在一个赛艇状的东西上,上面雕刻着古印加文明中著名的纳兹卡图案。那东西也许不是赛艇,但一定是种什么交通工具,因为只有高速行驶的时候上面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姿势。 上官飞飞一反平时嘻嘻哈哈的调皮模样,像个正在授课的女教师,一本正经地继续说道:“这个陶俑出土于南美洲秘鲁著名的古印加遗址‘马丘比丘’,年代大约为公元前3000年前后。它的特别之处有两点,一是造型奇特。大家也许注意到陶俑上的人头上戴着一个头盔样的东西,而他所骑行的古怪东西,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划艇,因为它没有船桨之类的划行工具;它也不是陆路交通上使用的,因为它没有车轮。这只能说明一点:这是一种在水上或空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并且是一种非人力的交通工具。” 白朗忍不住惊叹道:“这难道是太空飞艇?这简直不是印加文明,成了未来文明了!” 上官飞飞不紧不慢地答道:“这并不奇怪。在世界各地的古文明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大量的文物和古建筑超出了现代物理学、天文学、考古学、人类学、宗教学、神话学、建筑学等等理论的范畴,用传统的理论根本无法解释。于是一些人就将这种现象归之于外星文明或者史前文明,认为地球曾被外星生命光顾,或者地球上曾存在文明程度不亚于现代文明的史前文明。这个纳兹卡陶俑似乎正佐证了这种观点,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欧阳元宝接话道:“这一点确实有些惊世骇俗。不过刚才你说陶俑的特别之处有两点,这只是它的一个特别之处吗?难道它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和这一点一样让人瞩目?” “不错!”上官飞飞答道。她并不急着继续解答,而是转身问正惊诧不已的科斯威:“科斯威先生,如果我没猜错,这件陶俑应该只是暂时寄放在这里,估计用不了多久,它就该长途跋涉,飞到西半球去了吧?” 科斯威连连点头:“没错!没错!” 白朗奇道:“你怎么知道的?” 上官飞飞说道:“这是因为我知道它的第二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它导致了秘鲁、美国之间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文物纠纷。” “前几年,耶鲁大学互联网网站发布一则消息称,首次展示近千件秘鲁印加时期文物的‘马丘比丘——印加帝国揭密’大型考古展览将在耶鲁大学皮博迪博物馆开幕。该展还将在洛杉矶、匹茨堡、丹佛、休斯敦和芝加哥等地展出。据耶鲁网站相关资料介绍,展出的文物仅是博物馆收藏的一小部分。整个收藏包括近4000件陶器、700余件石器、近200件金属器具,此外还有骨骸、纺织品、木器和矿产品等。” “消息一出,秘鲁考古界和舆论界一片哗然。有人对这么大量的印加文物流失国外这么多年而鲜为人知无比惊讶,有人为历届政府对文物流失置若罔闻而痛心疾首。。” “与此同时,人们通过各种媒体纷纷回首87年前的一桩往事:1911年7月,美国探险家海勒姆·宾厄姆(HIRAMBINGHAM,1876—1956)在秘南部库斯科城附近发现了古代印加帝国圣殿建筑群的马丘比丘遗址,并开始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1916年1月初,以宾厄姆为首的美国科考队准备将74只装满两年来各种考古发掘文物的箱子运回美国。可能是这次考察成果太过丰盛,他们向秘政府提出的出境申请没能像1912年那次一样很快得到批准。这使他们整天焦虑不安,度日如年。半个月后,秘政府的批复下达,不过明令这批文物只是临时运到作为宾厄姆科考队资助单位的耶鲁大学供考古研究之用,为期18个月,须于1917年6月前归还秘鲁。宾厄姆率科考队随即将74箱文物运往耶鲁大学。然而,这批文物从此就滞留在耶鲁大学博物馆至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