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与哈瑞_40,放假回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0,放假回家 (第2/2页)

国际大都市,咱们干嘛去英国那么小的地方。”

    静好不再说话。

    因为静好坚持不进商场了,说国内这种东西太贵,陈栋梁也有点扫兴,只好又发动起车子,开往车行较多的一个区域,说带她去看车。

    静好有点不解,问:“去看车干什么?”

    陈栋梁说:“早晚要买,先去看看呗。”

    静好说:“你不是买了吗?”

    陈栋梁说:“那咱们结婚的时候,不是还要给你买一辆嘛。”

    静好很惊讶:“我不需要啊。”

    陈栋梁把车开进了车行一条街,陈栋梁建议她多进几个旗舰店转一转,最好也挑一辆和自己一样品牌的大众的车,可以选个双动力的。静好又说:“我要辆车干嘛呀?就算双动力的,也是既不环保也不方便,我还不如打车。”

    陈栋梁说:“看你说的,这世界上,就差你这一辆车?你少开一辆车就环保了?”

    静好说:“现在满马路的车,不是你一辆我一辆积少成多吗?如果车少一半,那咱们空气至于这么糟糕吗?再说,对我而言,真的是既不环保,也不方便,现在停车多麻烦啊,根本没地方停。”

    陈栋梁说:“多绕几圈,总能找到地方。”

    静好说:“那何苦呢,停车的时间比开车花的时间多,我真的还不如坐地铁和公交呢,或者打车。”

    陈栋梁说:“看你,念书念傻了呀!房和车,这是结婚的标配,咱们房子已经妥了,然后呢,一人一辆车,我爸我妈早都说了,给你买车的钱他们出。”

    静好说:“两个人一辆车不够用吗?”

    陈栋梁说:“这是标配,不过我也赞同别浪费,但是也别寒碜,30万左右的就行,这样咱俩一人一辆,又气派、又方便。当然你要是想要个略微贵点的,也没问题……”

    静好说:“标配?结婚还要有这些标配?没用也要买?多滑稽!”

    陈栋梁说:“我看你真是念洋书念傻了!周围的人都这么办的,咱们就要和别人不一样啊?”他拉着静好又去其他几家车行胡乱逛了逛。

    之后,两人开车去海边,在海边的木栈道上坐了一会儿,阳光下的海面和太平角一带最美的一段海湾,真是非常非常美,海面闪着金光,远处沙滩和礁石在阳光下也是金黄色的。

    陈栋梁闭着眼睛晒太阳,静好也闭着眼睛眯了一会。无遮无拦的太阳光芒温暖地照在脸上,两人都不说话。静好忽然睁开眼睛,看着陈栋梁,她觉得陈栋梁刚刚说的,真够庸俗的,这是他建议她找老郑送礼、汇报思想之后,又让她感到吃惊的一次交流,她观察或者说审视他的脸,似乎想从他面容上看出点原因来,想知道他怎么就变得越来越俗不可耐。谁知她刚开始盯着他看,陈栋梁就突然睁开了眼睛,发现静好正直直地盯着他,问:“怎么这样看我?”静好赶紧闭上眼睛,说:“没怎么。”

    之后两人又去陈栋梁家吃饭,陈栋梁带静好到自己房间,拿出静好父母给的红包给静好看。

    静好说:“你还真要了呀?换了是我,都不好意思收下!”

    陈栋梁说:“为啥不要?汽油补贴!我干嘛不好意思要?按一年算,平均下来一个月还不到900块呢!别忘了我整天往你们家跑,花的油钱真不少!”

    静好说:“你不是说你父母和你自己的交通补贴都用不完吗?”

    陈栋梁说:“他们的用不完是另一回事儿,谁还会嫌钱多呀,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再说你爸你妈那么真心地给我了,我不要的话,他们也不高兴啊。”

    陈栋梁边说边要搂静好的腰,静好一下子闪开了,说:“咱俩赶紧去餐厅吃饭吧,你爸你妈别等急了。”

    若诗回国后可不轻松,虽然仅仅不到一个多月,他也不舍得浪费时间,又到肯德基餐厅去做骑手外卖的工作。寒冷的大冬天里,他全副武装的,在冰凉的大风中,在一条车水马龙的路上,挨近人行道快速骑着电动车去送外卖……

    忙了大半天回到母亲那间小破房子,母亲心疼他,劝他不要做了,若诗却说权当是锻炼身体呢,在学校还要去健身房里骑车,还得交钱,这样打工既做了户外运动,呼吸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还赚了钱,多好!mama知道他是安慰自己,但还是笑了。

    午后时分,静好和陈栋梁坐在一座很摩登的玻璃大厦的一楼星巴克咖啡馆里,深蓝色玻璃大厦矗立在一条叫“香港路”的繁华道路上。静好用细长柄的不锈钢小勺搅动了几下咖啡,漂浮在表面的心形拉花瞬间被搅乱。咖啡馆的玻璃墙外,是穿流的车辆和人群,她眼前却突然浮现出自己熟悉的牛津小巷、老咖啡店和哈瑞。

    场景变换了:自己和哈瑞正坐在牛津老城里喝茶、聊天,牛津城里的建筑,旧旧的、老老的,结结实实、有条不紊、不慌不张的,透着一股子完全不同的气息……

    而繁华香港路上一切都是崭新的、闪光的、繁华却又好像是那么浮躁的,车辆和人群都是急不可耐的……

    那个曾经去酒店门口接陈栋梁的浓妆艳抹的女孩,穿着一双鞋跟高得夸张、鞋底很厚的长筒靴子,踩高跷似的,走过咖啡馆的玻璃墙外,头上歪戴着一顶浅灰色蓓蕾帽。她无意中向咖啡馆里瞥了一眼,看到了陈栋梁和静好坐在里面。浓妆女孩一惊,躲闪到一侧,皱起眉头,蚕眉挑动了两三下,显然有些生气。

    里面,陈栋梁正和静好说话,没有注意到有人在外面看着他们。

    画面回到英国牛津,陈先生他们在庆祝圣诞,陈先生、白老师和何老师都去了华人社区活动中心,好多华人在一起包水饺,做葱油饼、炸春卷、烤火鸡、寿司、糖醋排骨、鱼头汤,然后大家围坐在大桌子四周,一起吃饭。

    有人说:“咱们立冬吃饺子,冬至吃饺子,过年吃饺子,怎么过圣诞咱们也吃饺子?”

    陈先生说:“什么好吃吃什么呗,饺子最好吃!”大家都笑。

    陈先生刚要动筷子,想起陈太太,就发了视频,问她:“你从医院回来以后,身体情况挺好?”

    陈太太报喜不报忧,说:“我那当时有点低血糖,现在完全好了,大概是没休息好。”

    陈先生心疼,劝她:“你别那么拼命。我是真希望你回英国来,你还去学校教书,我负责做饭,负责里里外外的事儿,这里环境这么好,以后咱们有了孩子,读书也可以选个好学校。”

    陈太太不喜欢听这些,问陈先生:“我们现在项目发展得很顺利,倒是你想好了没有?到底打算什么时候回来?上次说的办公室主任,招聘了一段时间,我们已经找到合适人选了。”

    陈先生搪塞几句:“你注意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我这边马上开始圣诞聚会了,先拜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