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王朝二十帝_第45章 唐宪宗李纯(元和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章 唐宪宗李纯(元和中兴) (第1/1页)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宪宗李纯。他对唐王朝的贡献是可以排进唐朝皇帝前三甲的,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再一个就是他。

    李纯是中唐时期最有可能让帝国重新回到正轨的皇帝,他在位的时间里,主要的功绩就是削藩,他励精图治,重用贤臣,使唐王朝一度看到了复兴的曙光,人们称之为“元和中兴”。

    李纯在很小的时候就凸显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是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的长子,当他的爷爷德宗李适问他是谁家的孩子的时候,他的回答很令德宗惊讶。他说:“我是第三天子!”

    按照当时祖、父、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既闻所未闻,又很契合实际,李适不禁对怀里的皇孙增添了几丝喜爱。

    李纯的父亲顺宗李诵号召一批文人志士包括当年改革未能成功,他当然要继承父亲遗志,把改革事业进行下去,他上位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研究怎么削藩。

    就在他登基的第一年,元和元年(806年),西川节度使刘辟就进行叛乱。

    宪宗派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等率军前往讨伐。

    刘辟这哥们估计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小瞧了中央惩治藩镇的力度。他屡战屡败,最后彻底溃败被俘,被送到长安斩首。

    经过刘辟叛乱这件事后,一些跋扈的藩镇开始有所收敛,但仍割据一方,暗地里与中央对抗。但也都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节度使是朝廷任命的封疆大吏,肩负着守卫国土的重任,所以在以前,节度使的更替都是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但安史之乱后,一些割据的势力为了壮大自己的家族力量,隔三差五的就上书皇帝要求节度使可以世袭罔替,中央就不要再插手了。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地方始终由一个家族来担当最高行政长官,大权在握的他们难免会有坏心思。所以中央对于节度使的任命是很在意的。

    元和九年(814年)九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自掌兵权。朝廷遣使吊祭,他拒而不纳,继又举兵叛乱,威胁东都。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唐宪宗李纯决定对淮西用兵。淮西节度使驻蔡州汝阳,地处中原,战略地位重要。自李希烈以来,一直保持半独立状态,李纯对其用兵,正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决心表现。

    元和十二年(817年)七月,李纯命自愿亲赴前线的裴度以宰相兼彰义节度使,韩愈为行军司马。二人率军立即奔赴淮西,与随邓节度使李愬等,大举进攻吴元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