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天下震动(1) (第1/1页)
“……,皇上可秘调周遇吉、黄得功部南下济南,军粮由登莱军供应,此次大败鞑奴,缴获粮食颇多,无虞于此,臣叩请此事定要谨秘从事,否则将不堪设想,九边一定要封锁消息,特别是蓟州边境必须重兵驻守,否则那皇太极得知必定会再次破边墙接应阿巴泰,若如此,大事去矣,周、黄二将皆骁勇善战之辈,抵济南时,可由臣、周、黄三人中一人挂帅征讨,若仍由文官挂帅,臣不敢保证能克竟全功” “那皇太极狡诈多智,锦州、宁远一带,以满奴之力,早可得之,其故留两地,任我筑城,其再毁之,或围城打援,虚耗我大明实力,当今之计,放弃宁远乃为上策;再者,其屡犯我境,京畿、山东一带残破不堪,使我不能就地纳粮输款,徒增我大明北方粮道,而我大明大半税赋需从江南一带转运,其屡破山东运河一带,其意自明;又,其屡屡于大明官军围剿流寇胜利在望之时入关,纵流寇败坏我大明中原、山西、京畿一带,纵使流寇或有所得,其破边墙而入,以其军力,或打流寇,或战我军,均可一鼓而下,其用心何其歹毒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其意自明” “满奴人丁稀少,若此战成功,其实力大减,臣保证,其五年之内必不敢踏入关内半步,其时,我大明卧薪尝胆,扫平流寇,臣厉兵秣马,不出五年,从登州扬帆出海,无需重建东江镇即可定扫平丑类,还大明朗朗乾坤” “大明建国迄今已逾两百六十年,回想太祖开国之时,府库充实,百姓安居乐业,大小官吏战战兢兢,皆奉公守法,如今衰败至此,何也?依臣愚见,文官横行而无为,明面皆高谈阔论、公忠体国,实则中饱私囊,圈占土地,官商勾结,结党营私,天下财富太半落入其手,而赋税不加之,大半税赋盖由升斗小民一力承担,致使国家税赋、生民凋敝、流寇蜂起,实乃我大明一大弊也,更有甚者,此诚乃大明生死存亡之秋,大小官吏致国家存亡于不顾,少有秉公办事者,多于纤毫之事吐沫横飞、勾心斗角,甚至欺上瞒下,侵夺皇权,臣每观邸报,未尝不痛彻心腑也” “鞑奴破青州时,敕封青州诸王不幸故去,臣囿于讯守之地,援救不及,每念及此,未尝不痛哭涕下也,青州一战,臣本部兵马伤亡超过一万,粮草抚恤银子告罄,臣斗胆请赐青州诸王封地为我军屯田之所,臣愚鲁,冒犯天颜,死罪死罪” “洪承畴大才堪用,不幸陷于奴手,或可用石庭柱换之,专司剿贼” “围剿阿巴泰一部,实乃我大明中兴关键所在,臣久沐皇恩,不敢不披肝沥胆,赤诚以剖,大明登莱总兵刘勇敬上,伏惟圣裁” 文华殿里只在御案上点了一根蜡烛,诺大的宫室显得昏暗空荡,皇上靠近蜡烛看着刘勇半文不白的奏折,突然一滴斗大的泪水掉到奏折上面,这已经是他第四遍观看了,通过刘勇的解说,很多以前他深居宫内无法参透的事情不禁豁然开朗,他斜靠在御椅上闭着眼睛仔细思索着刘勇奏折上的每一句话,这刘勇到底是武夫出身,这文采半点欠奉,不过一看就是他亲自写的,行文、用词之胆大,用心之苦,跃然纸上。 半响他才睁开眼睛,看着远远坐在前面的毛承斗,“怎么刘勇不亲自来禀告朕,每每差你前来?” 毛承斗连忙上前深鞠一躬说道:“回皇上,臣来之前,刘大人也跟我说过这事,他说一是他要盯着那阿巴泰,二是…”,“二是什么?别吞吞吐吐的,朕赐你无罪”,“二是刘大人他说他不想重蹈故辽东巡抚、东江总兵的覆辙”,皇上一听就明白了,不就是袁崇焕、毛文龙二人的事嘛,“大胆!”,一边的随侍太监王承恩喝道,皇上挥手制止了他,这刘勇估计是前段时间与平度郡王、孔府争夺田产,不敢到京里来。 “皇上……”,只听外面传来一阵喊声,接着一个老头、一个太监敛袂而入,那老头正事时任兵部尚书张国维,那太监自然是大太监曹化淳了,两人都“扑通”跪在皇上面前,只见那张国维老泪纵横地说:“皇上,祖宗显灵了,这解来的近八千满奴头颅、近四千蒙奴头颅都是真的,还有那满奴镶白旗的图尔格及其侄子谭泰、吴拜、苏拜,汉军旗的张大猷、张惟清父子,蒙奴耿格尔,经石庭柱指认,都是真的,皇上,经此一战,满奴死了三个旗主,其中更有其八大臣之一的图尔格,真是惊天大捷呀,松锦大仇得报呀,呜呜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