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集 小鸡出壳 (第1/1页)
台下站起一位头发略白的中年壮汉,他目光深邃,朝观众席鞠了一躬,接过主持人的话筒,侃侃而谈:“我姓邹,大家叫我老邹好了,此石曾在CCTV《国宝档案》播放过,我极少让它露面,今年喜迎奥运,该让它露露脸了,大家觉得它好不好看?” “好看!”观众一听是国宝,哪怕看不懂也得说好,免得被人说自己是棒槌。 “精不精彩?”老邹看来很会鼓动气氛。 “精彩!”观众席开始有掌声。 “精彩在哪里?”老邹再追加一句。 观众席面面相觑,这个说有洞好看,那个说这石皮老到,有包浆,是老古董,值钱。 “这块石头属于传统赏石范畴,它不以像不像为标准,更讲究一种文人情怀。”老邹回答。 众人“噢!”了一声,似懂非懂。 “中国的文人赏石艺术由来已久,有2000多年历史,《禹贡》上就有‘泗滨浮磬’、‘铅松怪石’的明确记载。 “历朝历代都有很多文人参与赏石艺术,如宋徽宗赵佶为建艮岳,劳师动众搜罗全国各地最好的石头; “苏东坡写过《怪石贡》; “米芾总结的相石四法——“瘦、皱、透、漏”至今仍被视为品评传统赏石优劣的重要标准。 “然而经历王朝更迭、社会动荡,许多石头被砸毁遗失,得以流传下来的古石屈指可数。” 老邹科普起古典赏石来了,一套一套的。 这也难怪,如果观众连怎么赏石都搞不懂,岂不是鸡同鸭讲? 九龙这才明白,原来古典赏石,又另有一套赏石标准,看来玩石水挺深的,并没想象的那么简单,不由皱起眉头。 看台上,大家为老邹的精彩演绎鼓掌。 老邹话锋一转:“这方石头,一度漂泊海外,是我用诚心,感动了原有持宝人,最后,他赠送给我,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哇,老邹很棒,向你致敬!” 女主持人带头竖起大拇指,观众席也是大拇指齐竖,随后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方石头还有爱国这么一出,难怪评分这么高,最后冠军会不会是它?九龙非常期待,也伸出大拇指,久久不放,向老邹表示敬意! “我现在致力于矿物化石和陨石的推广,各位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找我。” 老邹又补充一句,看来他挺会推销自己的。 矿物化石和陨石?这些值钱吗?九龙一时半会也搞不清,等直播结束,好好认识老邹一下,说不定以后会找他。 观众席听到老邹这几句,一下安静下来,没有回应,也许大家根本不懂。 男主持为避免尴尬,在报下一方藏品。 …… 男主持:“最后一方藏品,20#:小鸡出壳,请上台。” 女主持:“小鸡出壳为天然玛瑙奇石,仿佛蛋壳破裂,一只色泽淡黄的毛茸茸小鸡伸头欲出,石质滋润、神态逼真,得分99分!是全场最高分,经过激烈角逐,今天冠军就是它了!” 哇,怎么这么像小鸡?不可思议,还以为是真的小鸡出壳,真正的极品呀!九龙看到实物,忍不住站了起来,观众席也都坐不住,齐齐起立,拼命鼓掌。 女主持声调明显增强:“下面有请冠军获得者站起来。” 台下站起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满头银发,又长又密的大胡子,给人饱经沧桑的感觉,他用双手比了个停的手势。 观众席马上安静,大家都在期待,冠军获得者到底想说什么。 一开口,他自称姓章,玩石近四十年。 现场一片交头接耳声,这老头看来故事不少,好好听下去。 九龙也深感吃惊,这玩石的历史,远远超过自己的年龄,可以载入史册了。 “这方‘小鸡出壳’是我在80年代初发现的,”老章不紧不慢地说道,“为了探求‘石道’,我从鄂尔多斯高原来到了乌拉特草原,走进了草原深处的戈壁滩,翻过了千万个沙丘,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了一个神奇的湖泊—玛瑙湖。 “这玛瑙湖并没有水,而是一望无际,五彩斑斓的玛瑙世界,湖里全部是大到上吨,小到几克的玛瑙,还有碧石、沙漠漆等戈壁石。 “到了玛瑙湖,却遇上十二级风暴,我只好在玛瑙湖过夜。 “次日醒来,散尽黄沙的天空下,到处都是五光十色的玛瑙石,我想,这是上天安排,让我遇见了这么多玛瑙,我干脆不走了,低下头,去捡玛瑙。 “有一方椭圆型,拳头大小的玛瑙石,重才92克,在太阳照射下,格外耀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