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 心头血 (第2/2页)
,这样一个强势的人,绝对不会允许有人觊觎他的宝座。 ……掰着手指数下来。太子悲催的发现。他的对手还真多。 处境艰难,敌人环伺,靠山和助力对太子爷尤为重要,所以他绝不想看到妙真变成个只知道喘气却没有任何知觉的活死人。 马皇后明白太子的意思,赶忙附和道:“是呀是呀,阿妩的病最要紧。圣人,您看这样可好,不如就由臣妾派人去齐家借人。并特许齐姚氏乘坐臣妾的车辇,免去她步行之苦?” 圣人想了想。这个法子倒也算周全。 其实他没有一开始就把齐姚氏宣进宫,并不是因为什么‘齐姚氏养胎,不宜外出’,他可是大齐皇帝,一声令下,齐姚氏就是爬也要爬进皇宫。 他没宣齐姚氏,最主要还是对此人心有忌惮。 你想啊,齐姚氏年纪不过二十,官宦小姐出身,祖上从未有人行医,她也没有传出学医的消息,却忽然之间变成了专治疑难绝症的‘神医’。 这事怎么看怎么都有古怪。 九公主的痴傻,大皇子的奇毒,样样都超出了常规医理,圣人曾经问过贺院正、燕太医等好几个世代行医的老牌御医,他们也都觉得,九公主、大皇子的病绝非正常医药所能治愈的。 但齐姚氏却做到了,轻轻松松就让两人恢复如初。 这、这……圣人想想都觉得遍体生寒。他是个君临天下的主宰者,喜欢将一切都攥在手掌心里。 齐姚氏却明显不在他的控制之中,至少,连锦衣卫都查不出她的秘密,这让圣人根本无法信任此人,更不会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交到她的手上。 而且阿妩昏迷前,对他曾经暗示过几句,说齐姚氏‘不简单’,让他多加留心。 连阿妩都觉得‘不简单’的人,圣人更不敢轻易接触了。若不是想着齐姚氏的医术还有些用处,圣人早就将她秘密‘处理’掉了。 “好吧,就按皇后说得办。” 圣人缓缓点头,暗自盘算着,或许可以借这次阿妩的事情,再试探一下齐姚氏。 马皇后赶忙唤来自己的贴身内侍,叮嘱了几句,便打发他出去办差了。 一个时辰后,大腹便便的姚希若慢慢的走了进来。 “民妇拜见圣人,拜见皇后娘娘,拜见太子殿下!” 姚希若抱着硕大的肚子,艰难的下跪行礼。 马皇后看了眼圣人,而后抬手道,“你身子不便,无需多礼,起来吧。” 圣人没理这些没用的,他炯炯的目光落在姚希若身上,沉声道:“阿妩身染怪病,至今依然昏迷了三日,整个太医院束手无策,齐姚氏你医术了得,朕特意召你进宫为阿妩诊脉。” 姚希若面露惊讶之色,“大师病了?怎么会这样?” 接着她猛地反应过来,顺着圣人的话头,疾声说道:“民妇曾经跟着大师学过几天医术,她老人家对我有教导之恩。一日为师,终身、终身便是长辈。她老人家病了,民妇定会竭尽所能为她看病。” 圣人满意的点点头,给皇后使了个眼色。 皇后会意,亲自领着姚希若进了妙真的寝殿。 繁复华丽的紫檀五屏风罗汉床上,妙真正沉睡着。呼吸平稳,面色红润,乍一看根本不像是得了什么病。 妙真身边的几个宫女,个个满脸哀戚,近身守护的同时,不住的抹着眼泪。 抬眼看到皇后进来,几个宫女赶忙行礼。 皇后摆摆手,走到近前,仔细看了看妙真的气色,然后转头问领头的大宫女:“阿妩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吗?” 大宫女双眼红肿,带着nongnong的鼻音,“没有。” 皇后叹了口气,相较于大皇子生病时的‘关切’,此时皇后的关心,显得更加真诚。 她冲着姚希若招招手,“快来给阿妩瞧瞧吧。” 姚希若低眉顺目的来到近前,撩起眼皮,看了昏睡的妙真一眼,然后又飞快的垂下眼睑,掩住眼底的得意、痛快和兴奋——哈哈哈,姓萧的,你丫也有今天啊。 你不是挺厉害吗?为了除掉我,居然不远千里的弄来一个老和尚对我施法,害得系统关闭,我的身体也遭受了重创。 如今又莫名其妙的怀了孩子,还是苦逼的双胎,让姚希若刚刚受创的身体再次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 姚希若对外宣称身子不适、需要静养,绝非谎话,她的精神头和体力确实在巨猛下降,平日里稍稍劳累些,她就无比难受,多走几步路都会累得喘不过气来。 出门社交对她而言,也成了沉重的负担,大有‘竖着出门,横着被人抬回来’的可能。 姚希若将这一切都算到了妙真和那个妖僧的头上,更是把这两人恨到了骨头里。 幸好她早就有算计妙真的心思,提前布下了局,如今妙真顺利落入她的网中,姚希若不禁有种大仇得报的畅快感觉。 “是,民妇遵命!”姚希若忍着心底的狂喜,故作担忧的坐在床前,认真的为妙真看诊。 “怎样?你可能治?”马皇后急切的问道。 “非常棘手,民妇手中倒是有个方子可以试一试。只是、只是所需的药材甚是珍贵,尤其是药引,更是无比难寻。” 姚希若为难的说着。 圣人听到消息后,快速赶来,迭声追问,“什么样的药引?你只管说,哪怕千难万难,朕都会帮妙真寻来。” 姚希若咬了咬下唇,欲言又止道:“必须有大师至亲至爱至信之人的心头血一滴来做药引。” …… 西南通往京城的官道上,齐谨之一行人浩浩荡荡的驶来。 傍晚时分,他们成功在一间驿馆里投宿。 渐浓的夜色中,一只白鸽悄然寻来。 驿馆的上等客房里,橘红色的烛光轻轻摇曳,齐谨之打开竹筒,抽出里面的纸条,看清内容后,不禁变了脸色。 纸条上是他熟悉的簪花小楷,这是顾伽罗的手书,“京中有变,吾欲携女返京。”(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