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贾赦2 (第2/4页)
了让儿子上进的打算了,就算他的儿子混吃等死,那也没多大的问题,毕竟有自己这个当老子的在,贾政可以逍遥一辈子。 自此倒也不逼着儿子上进了,贾政总算是解脱了,不过他喜好读书,爱着红袖添香的调调儿却是遗留了下来,太太将自己身边伺候的好的一个温柔,善解人意的丫头给了儿子。 这位赵姑娘是家里的家生子,最是善解人意的一位,如今到了政哥儿的身旁伺候,对着少奶奶恭敬有加,劝着政哥儿上进,到底是伺候过太太的,果然非同一般。 儿女成双的少奶奶王氏也是个贤惠人,对于丈夫身边的这些莺莺燕燕,一视同仁,照顾有加,不过对于淘气的,可也不乏手段。 真不愧是伯府出来的姑娘呢,端的是大家之气 贾赦和张氏在听到这一段说辞之后,笑的肚皮都疼了,不过笑过之后也就算了,反正也不关自己的事儿。 贾赦在殿试时大放异彩,被皇帝破格地点为榜眼,张氏自然是欢喜无限,一同替他高兴的还有贾赦的岳家张家以及宁国府了。 闲着无聊的贾代化甚至还摆了五六桌儿,请了阖族上下来吃席庆祝,西府却是因为家务事儿忙碌,就连荣公也是因为政务繁忙,竟是没有出现。 贾赦感激贾代化,贾敬的一片好心,好生地敬了几杯水酒,权且表了自己的谢意。 看着这样的贾赦,族中上下竟是唏嘘不已,物是人非啊 当然,看笑话,看好戏的也不再少数,哪怕是一个族里呢,也不是人人都敬畏荣公,再者说了,他们私下里偷摸地说上两句也不犯法,是不是 贾赦,林如海以及状元郎顾晨三人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算是正式地踏上了仕途之路。 尽管不过是七品芝麻小官,不过他们比起其他人来,显然已经高了许多了,成为别人的眼中刺,rou中钉自然也是正常的。 林如海,顾晨二人皆为书香门第,高门大户出身,唯独贾赦算是两不沾,别人不敢欺负林如海,顾晨,还不能欺负贾赦了 饶是贾赦的岳家张家也算是书香大族,可是谁不知道贾赦和岳家的关系并不和睦呢至于贾氏一族么,人家畏惧也畏惧的是宁荣二府,现在的贾赦可是两不沾,日子自然是不好过的很。 时常地有人含沙射影地说上一些不三不四的话,不过贾赦似乎是装作听不懂一般,只要不指着鼻子骂,他权当是清风过耳罢,丁点儿也不去理会。 但凡不是撕破面皮,文人之间可不就是讲究个含沙射影么可惜,人家并不上当,他们就只能自己气恼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接着醉酒,醉茶,醉水,醉梦之类的正大光明地嫌弃,指责贾赦,可惜的是,这个贾赦果然是个纨绔子弟出身,别人说上两句不好听的,这位竟然撸起袖子,直接开揍,简直有辱斯文 贾赦才不管斯文不斯文的呢,只要谁敢当着自己的面儿说三道四,那么就要做到了挨揍的准备了。 而且他揍人的本事不小,竟是一点儿伤痕也不会留下,即便是想要告状,可是连点证据都没有,甚至这厮还是个狡诈的,要是遇上自己惹不起的那种,他在揍了别人的同时,还会给自己的脸上,眼窝,鼻子的这类地方留点儿证据。 即便是一个月有三四次地告状告到了皇帝面前,可是告状的这位,您除了衣服看上去脏了,有些皱巴巴之外,丁点儿伤也没有,竟是红口白牙地想要污蔑人么 再看看贾赦,尽管可能腿脚也受伤了,略微地有些一瘸一拐,可是为了不在御前失仪,竟是强忍着疼痛,头上脸上密密麻麻的汗珠子,自然可见他的隐忍了。 当然,再配上脸上大大的,不知轻重的青眼窝子,孰是孰非,简直一目了然。 恶人先告状,可惜的是,陛下明察秋毫,最后倒霉的恰恰是始作俑者,皇帝到了最后,还会好生地安慰贾赦一二。 想他好好的一个公子哥儿,曾经也是斗鸡走狗,可是现在呢失了父母庇护,竟是谁都能欺他一二了,可偏偏,贾赦就是个不好告状的,每次都是轻描淡写,自己不过是稍微地挨了这么一下,同僚之间,都是年轻人,大家血气方刚,气血上涌,酒喝多了,茶喝多了,水喝多了,一言不合,打一架算什么呢 陛下万万不可大动干戈,翰林院诸位皆是国家栋梁,所谓大家不打不相识,就这么算了吧。 到了最后,不管是怎么着,为了安抚贾赦也好,为了安抚荣国公也罢,总之都是别人受罚挨骂,贾赦么,得了不少的赏赐,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三次五次之后,大家自然是发现了此子的jianian诈,慢慢地采取了孤立之策。 贾赦反倒是觉得这样正好儿,自己也懒得和这些说句话都要引经据典的迂腐之人往来呢。 他在翰林院,不过两三好友罢了,其中的状元郎顾晨算一位,林如海算是半个,至于其他人,都是个屁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靠山的,他的堂兄,贾氏一族未来的族长贾敬便在翰林院当差,所以还是照看堂弟一二的。 贾赦在翰林院混日子,总算是觉得舒坦了。 三年的时间过的很快,林如海的母亲过世,然后带着妻子贾敏南下姑苏丁忧,贾赦的最后一次考试也算是中上的成绩,可以授官了。 贾赦对于在哪儿做官并不在乎,也不去折腾孝敬,只等着吏部分配了。 一连数月,并没有什么动静,他自己也不着急,反正吃喝不愁,又有娇妻爱子陪伴,正是乐不思蜀呢,哪里会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呢 最后还是张家看不下去了,然后张大人将女婿叫了过去,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之后,这才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留在京中,然后去六部做个小官儿,然后苦熬日子。 再不然就是离开京城,然后做出一番事业来,张家在运作一番,这样升官也快。 贾赦自己没有多少的主见,便任由岳家安排了。 最后,张家出面,然后为他求了个离着京城不远的通州下面的小县城去做县官。 这县官却是最难为的一个官职,不大不小,可事事繁琐,再者穷山恶水出刁民,其实张家对于贾赦还是有那么丁点儿不放心的呢。 索性找了好几位能干的师爷,刑名,钱粮等等一个不少。 贾赦要带着妻子上任,自然是要来宁国府辞别的,贾代化二话不说,给了他自己曾经的一个亲兵一家子,卖身契也一同地奉上,算是自己的一点儿心意,护着侄子一家安全。 贾赦谢过了堂叔的一片好心,贾敬虽然没有做过地方官,可是对于这其中的道道儿却是知道的不少,然后反复地叮嘱了贾赦好多能说的,不能说的,总之希望他能平平稳稳地干上一任,然后家族出面,为他运作,尽可放心。 贾赦觉得自己真心没有什么不放心,不管是做官还是做什么,无非就是利益的最大化而已。 所以他很淡定,不过张家选的这个地方确实不大好,民风彪悍,宗族势力横行,官员是什么官员就是个维持会长罢了。 贾赦什么也不理会,对于或者试探,或者拉拢的诸人直接不理,想着自己这里离着通州码头不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