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93章 老杨的妥协 (第1/1页)
杨七剥离出了折家军的将士们以后,就命令殇倾子带着折家军的将士们赶往胜州和丰州的边界线。 胜州沦陷,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了。 郭达那边恐怕也得到了胜州沦陷的消息了。 郭达很有可能率军回援。 杨七必须防患于未然。 虽然以他现在的兵力,并不惧怕郭达。 但是郭达一旦闯入到了胜州,肯定会对胜州的百姓们展开屠杀。 以此威逼着胜州的百姓们向他低头,并且联合百姓们,将杨七赶出胜州。 所以,杨七必须把郭达挡在胜州外,不给郭达一点儿机会。 殇倾子领命以后,率领着折家军快速的赶往了胜州和丰州的边界处埋伏。 杨七则开始对复兴军大刀阔斧的改革。 按照宋朝的兵制。 分为正军、左右厢、军、都、部。 一正军的编制是五万人。 左右两厢各两万五千人。 军分十军,每一军两千五百人。 五都各五百人。 五部各一百人。 下属的还有低级的一伙、一伍。 杨七并不打算按照朝廷的兵制。 复兴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杨七的私军,因此杨七完全有资格规划复兴军的军制。 杨七改革后,复兴军下属,分了两个部分。 复兴游骑兵和复兴步卒。 复兴游骑兵的编制是三万人。 下属分为三团,每个团一万人,设立团正和副团正,另设参军一名。 每团下属有十个营,每个营一千人,设立营正和副营正,另设监军一名。 每营下属有十个部,每个部一百人,设立部正和副部正。 下属还有最低级的一队、一班,各设队正和副队正,班正和副班正。 复兴步卒编制是两万。 下属两个团,各团的职位和编制,和复兴游骑兵等同。 同时,杨七还任命了各级的将官。 几乎每一个团的团正,都是有原复兴军的老将领担任。 对此,原复兴军的人都很满意。 但是细细去查看,你会发现,每一个编制的副职和参军、监军,几乎都是从胜州挑选出的辽地的汉民。 同时,最底层的队正和副队正、班正和副班正,都是辽地的汉民。 杨七在做完了这一些以后,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练兵。 其目的就是优中挑优。 从八万的兵卒当中,挑选出最精锐的。 最终经过了三天的精挑细选,终于挑选出了五万的精兵。 值得一提的是,胜州的百姓很坚韧。 在杨七精挑细选下,居然比下去了许多的党项人,从军中脱颖而出。 当兵员的数额确认了下来以后。 杨七惊愕的发现,复兴游骑兵中,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党项人,只占到了一万两千人,剩下的一万八千人,全都是胜州的青壮。 正当杨七完成了他对复兴军的改革后。 郭达兵败丰州城,从丰州撤出来了,一路快速的逃往了胜州。 事实上,郭达已经得知了胜州沦陷的消息。 可是他没得选。 除了胜州以外,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逃。 往南是代州,老杨摩拳擦掌的正等着他一头扎进代州呢。 往北是党项地盘。 那可是野乞干泊的老巢,他进入到党项,可找死没区别。 往西? 野乞干泊根本就不会给他往西逃跑的机会。 丰州一战。 野乞干泊丧失了两个儿子,一腔的怒火几乎全部宣泄到了郭达身上。 丰州城的攻防战,打的那叫一个惨烈。 郭达也算是一个将才了。 他凭借着丰州城的城墙,和他麾下的两万辽军。 同野乞干泊已经折损的剩下了五万的骑兵,厮杀了整整八天。 野乞干泊怀着丧子之痛,攻城的时候完全丧失了理智。 每一天都在用人命跟郭达磨。 愣是用五万骑兵,快拼光了郭达麾下的两万辽军。 拼到最后,野乞干泊麾下的骑兵,剩下了不足一万,郭达手里的辽军,仅剩下了三千。 郭达眼看丰州城守不住了,带着他仅剩的三千兵马就往胜州跑。 野乞干泊带着他麾下的骑兵,在后面穷追不舍。 郭达率领着麾下的三千辽军,很快就冲到了胜州和丰州的边界。 其实郭达往胜州跑,是因为他心底里有一个期望。 他期望自己可以回到胜州,一呼百应,把复兴军赶出去,拿回胜州。 郭达很自信,因为他相信自己在胜州活阎罗的威名,足以震慑胜州的百姓。 然而,当他真的到达了胜州和丰州的边界的时候。 早已埋伏在此处的殇倾子率领着一万折家军,直接给了郭达一个迎头痛击。 郭达率领的残兵,在殇倾子的攻伐下,几乎是溃不成军。 三千辽军,被殇倾子阵斩了两千多人。 郭达只带着百人逃出了殇倾子的绞杀。 逃出了殇倾子脚刹的郭达,犹如一只丧家之犬一样,一头扎进了代州。 真到了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老杨在代州等他这件事儿了。 他只是率领着几百人,目标很小,只要逃进了代州,就能迅速的融化在代州境内。 老杨想找他,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然而,事情真的像他想的那么顺利? 老杨一个征战沙场三十多年的老将军,在他到了代州边境的时候,早已把斥候撒出去了。 代州的边防,已经被老杨布置成了一个铁桶。 就算是一匹马跑进来了,老杨也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对方是公是母是那一方的马。 当郭达进入到了代州以后。 王贵就匆匆进入到了老杨的营帐。 “令公,郭达逃进代州了。” 老杨正在帐篷里忧心杨七拿下了胜州的事儿,听到了王贵的汇报,他扔掉了正在用来挠痒痒的令箭,猛然之间站起身,一脸喜色。 “郭达逃进代州了?他还真敢进来。难道他不知道老夫正坐镇代州吗?” 老杨当即摩拳擦掌的喊道:“葛小二,擂鼓聚将。” 老杨口中的葛小二,就是老杨的亲兵老葛。 老葛得到了老杨的命令,当即欢天喜地的出去准备擂鼓聚将了。 王贵拦下了准备出门的老葛,然后对老杨苦笑道:“令公,郭达只领了几百人逃进了代州……咱们……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