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回 伍员吹箫乞吴市 专诸进炙刺王僚 (第1/2页)
话说渔丈人把伍员摇渡过江,又送来吃的喝的,临别时也不接受七星宝剑。伍员去而复返,求他保守秘密。渔翁听了这话,仰天长叹说:“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相信我。倘若追兵赶来,我何以自明?愿以一死来断绝你对我的怀疑!”说完,解开缆绳放开小船,拔掉舵收起桨,捣穿船底,自己淹死在江心。后人有诗称颂渔丈人说:数载逃名隐钓纶,扁舟渡得楚亡臣。绝君后虑甘君死,千古传名渔丈人。 至今武昌东北通淮门外,还有座解剑亭,就是当年伍子胥解剑赠渔父的地方。 伍员见渔丈人自溺于江心,哀叹道:“我遇到你才得了活命,你却为我而死,怎能不令人悲哀啊!” 伍员和公子胜终于到了吴国。走到溧阳,饿得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要饭吃。正好碰上一个女子在濑河边洗衣服,竹筐里放着食物。伍员停下来问道:“夫人能借给我一碗饭吗?” 女子低着头回答说,“我一个人和母亲住,三十岁还没出嫁,怎么敢送饭给陌生人吃呢?” 伍员说,“我已经无路可走了,只求你给一碗饭吃活命!夫人做救济落难人的善事,还会有什么嫌疑吗?” 女子抬头看见伍员相貌不俗,就说:“看您的相貌,不像是普通人,我怎么能因为避一点儿嫌疑,眼看着别人受难?” 于是打开盛食物的罐子,倒满了米粥,跪着递给伍员。伍员和公子胜三口两口就给吃完了。女子说:“你们像是要走远路,怎么能不吃饱呢?” 俩人于是又吃起来,把一罐子米粥都给吃光了。临走时对女子说:“夫人的救命之恩,我们铭记肺腑。我们本是逃亡的犯人,倘若遇见别人,请您别说见过我们!” 女子悲伤地叹了口气说,“唉!我因为侍奉寡母,三十岁还没嫁人,自己发誓要保持贞节,没想到因为送饭给人吃,终于和陌生男子说了话。贞节已经丧失,以后怎么再作人呢?你们走吧。伍员和公子胜告别而去。走了没几步,回头再看她,只见这女子怀里抱了一块大石头,自己投进濑河里死了。后人有诗称赞说:溧水之阳,击绵之女,惟治母餐,不通男语。矜此旅人,发其筐莒,君腹虽充,吾节已窳。捐此孱躯,以存壶矩,濑流不竭,兹人千古! 伍员见女子投河,感伤不已,咬破指头,滴血在石头上写了二十个字: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写完了,恐怕有人看见,伍员就用土把石头埋在地下。过了溧阳,又走了三百多里,来到一个叫吴趋的地方。只见有个壮士,尖脑门,深眼窝,模样像饿虎,声音像巨雷,正在和另外一个大汉打架。旁边好多人怎么劝也劝不住,忽听门里有个妇人喊了一声:“专诸不许这样!” 那人好像很害怕的样子,当时住手走回家去。伍员很奇怪,就问旁边的人:“这么个壮汉,怎么还怕老妇人?” 别人告诉他:“他是我们这儿的勇士,能力敌万人,生来就不畏*,见义勇为,只要看到有人受欺负,就会豁出命来去打抱不平。刚才门里边叫他的,是他的母亲。她叫的‘专诸’,就是这汉子的名字。专诸一向很孝顺,从来也不让母亲生气,即使正在火头上,听到母亲一到,马上就把火儿压下去了。” 伍员不由得赞叹道:“这才是真壮士啊!” 第二天,伍员穿戴整齐去拜访专诸。专诸出来迎接,询问他的来历。伍员就把自己的姓名,还有受冤屈的始末情由,都对他讲了。 专诸听后说:“您受了这么大的冤枉,为什么不去求见吴王,借兵报仇?” 伍员说:“没有引见的人,不敢自己去乱闯,” 专诸说:“您说的也对。请问您今天来到寒舍,有什么事吗?” 伍员说:“我敬重你的孝道,想和你交个朋友。”专诸非常高兴,就进屋去秉告了母亲,当即与伍员八拜为交。伍员比专诸大两岁,专诸就管他叫大哥。伍员请求拜见了专诸的母亲。然后专诸又把妻子、儿子叫出来和伍员见面,杀鸡做饭,像一家人那样亲热,当晚又留伍员在家住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伍员对专诸说:“我要告别兄弟进城,找个机会去见吴王,” 专诸说:“吴王粗鲁而骄傲,不如公子光亲贤下士,将来一定能成大事。” 伍员说:“谢谢兄弟的指教,我一定牢记在心。以后有用得着兄弟你的地方,请一定不要拒绝。”专诸答应了,二人就此分别。 伍员和公子胜继续往前走,不久便到了梅里。只见城市又小又破,街市上人来车往,乱乱哄哄。两人身在异乡,举目无亲。伍员就把公子胜藏在郊外,自己披散着头发抹脏了脸,把鞋脱了光着脚,手里拿着一管斑竹箫,在市场上吹奏,好要口饭吃。 箫曲的第一段吹的意思是:伍子胥!伍子胥!跋涉宋郑身无依,千辛万苦凄复悲!父仇不报, 何以生为? 第二段吹的意思是:伍子胥!伍子胥!昭关一度变须眉,千惊万恐凄复悲!兄仇不报,何以生为? 第三段吹的意思是:伍子胥!伍子胥!芦花渡口溧阳溪,千生万死及吴陲,吹箫乞食凄复悲!身仇不报,何以生为? 可惜街市上的人没有一个听得懂的。——此时正是周景王二十五年,吴王僚七年。 再说吴国的公子姬光,乃是吴王诸樊的儿子。诸樊死后,公子光按理应该继位,可是因为遵守父亲的遗言,想把王位传给父亲的弟弟季札,季札不愿意,又传给弟弟夷昧。等到夷昧也死了,季札仍不愿继位,按理还应该由诸樊的儿子公子光继位。怎奈王僚贪图王位,拒不相让,竟然自立为王。公子光心里不服气,暗怀除掉王僚之意,可是大臣们都是王僚的人,找不到同谋,只好藏在心里强忍着。于是请了一位叫被离的善于看相的人,举荐他为吴市的官吏,嘱咐他留心寻访豪杰,领来辅助自己。 这天,伍员吹箫走过吴市,被离听见箫声吹得凄凉悲切,不由得心里一动。再细一听,稍微明白点儿意思。等跑出来见到伍员,大吃一惊说:“我相过的人多了,还从没见过这种相貌的人!” 于是就请伍员登堂入室,还请伍员上坐。伍员一再谦让。被离说:“我听说楚国杀了忠臣伍奢,他的儿子伍子胥逃往别国,大概就是你吧?” 伍员犹犹豫豫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