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9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 吕不韦巧计归 (第1/2页)
赵孝成王起初接到赵括得胜的捷报,心中大喜,后来又听说赵军被困长平,正想与群臣商议如何派兵救援。忽然又有人来报告说:“赵括已经死了,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秦国,又被武安君一夜之间全部杀光,只放了二百四十人回赵国。” 赵王听后大惊失色,群臣也惊恐万状。一时间国中子哭父、父哭子、兄哭弟、弟哭兄、祖哭孙、妻哭夫,沿街满市,号陶痛哭之声不断。只有赵括的母亲没有哭,她说:“自从赵括当上了将军,我就已经不把他看作是一个活人了。” 赵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曾经有言在先,所以没有处罚她,反而赐给粟米丝帛安慰她。又派人去给廉颇陪罪。赵国正处在惊惶恐惧之时,边境守官又来报告说:“秦兵攻下了上党,十七城都已投降秦国。现在武安君正亲率大军向前推进,扬言要围攻邯郸。” 赵王问群臣:“谁能制止秦兵?”群臣没有一个敢应答。 平原君回家,问遍了门客,也没有敢应答的。恰巧苏代此时也在平原君家作客,他对平原君说:“我若是去咸阳,一定会制止秦兵不攻打赵国。” 平原君告诉了赵王,赵王拿出许多金币,让苏代去秦国。 苏代到了秦国,便去拜见应侯范睢,范睢拱手相迎请他上坐,问道:“先生为什么而来?” 苏代说:“为您而来。” 范睢说:“有什么可告诉我的?” 苏代便问道:“武安君是不是已经杀了赵奢的儿子?” “是的。”范睢答道。 苏代又问:“现在是不是正要围攻邯郸?” “是的。” 苏代说:“武安君用兵如神,身为秦国大将,已夺取七十多座城池,杀敌近百万,即使是伊尹、吕望的功绩,也比不上他。现在又举兵围攻邯郸,赵国必定要灭亡了!赵国灭亡,那么秦国就完成了帝王大业,秦国完成了帝王大业,那么武安君就是辅助秦王的最大功臣,就像伊尹对于商,吕望对于周那样。您虽然一向很显贵,到那时也不得不居于他之下了。” 范睢听完此话,愕然失色,他赶紧移动席位,凑到苏代面前问道:“那么该怎么办呢?” 苏代说:“您不如准许韩、赵两国用割地的方式来向秦国求和。这样做,您就立了大功,同时又解除了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能够稳如泰山了!”范睢大喜。 第二天他就对秦王说:“秦兵在外面时间太长了,很辛苦,需要休整,不如派人去告诉韩、赵两国,让他们用割地的方式来求和算了。” 秦王说:“由相国来决定。” 于是范睢也拿出许多金币,赠送给苏代,并让他去韩、赵两国游说。韩、赵二位国王畏惧秦国,都听从了苏代的计谋。韩国同意割让垣雍一城,赵国同意割让六城,各派使者去秦国求和。 秦王起初还嫌韩国只割让一城太少,韩国使者说:“上党十七县,原来可都是韩国的土地啊!”秦王于是笑着接受了。和约完成后,就召武安君白起班师回朝。白起连战连胜,正想要围攻邯郸,忽然接到班师撤兵的诏书,他知道这肯定是范睢的阴谋,心中非常气愤。 从此白起与范睢就有了矛盾。白起曾当众说:“赵国自从长平兵败,邯郸城中,夜夜惊慌,若能乘胜攻击,不用一个月就能攻克。可惜应侯范睢不知时势,主张班师撤兵,失掉了良机。” 秦王听说后,非常后悔地说:“白起既然知道邯郸可以攻克,为何不尽早跟我说明?” 于是重新任命白起为大将,又想征伐赵国。白起此时正巧有病不能前去,于是改命王陵为大将。王陵率领十万军队征讨赵国,包围了邯郸城。赵王派廉颇率兵抵御。廉颇防守非常严密,又以自己的家财招募拚命的勇士,经常在夜里爬下城墙去攻打秦军营垒。王陵的军队屡败。这时白起的病已经痊愈,秦王想让他替代王陵。 白起奏请秦王说:“邯郸实在不是容易攻克的。先前赵国大败之后,百姓惊恐不宁,因而可以乘虚而入,他们要防守也不会坚固,要进攻也无力量,攻克邯郸是指日可待。如今两年过去了,他们的痛苦已经平静,再加之廉颇老将,实在不是赵括所能比的。而且诸侯各国见秦国刚与赵国求得和约,又再一次去攻打,都会认为秦国不可信任,必将联合起来解救赵国,我无法预见秦国能够胜利。” 秦王强迫他前去,白起坚决推辞。秦王又派范睢前去请他。白起怨恨范睢曾阻碍他立功,于是就推说自己生了重病。 秦王问范睢:“白起真的病了吗?” 范睢说:“是不是真病了我不清楚,然而他不肯任大将的心意是很坚决的。” 秦王怒气冲冲地说:“白起以为秦国没有别的将军,好像非要靠他不可。长平之战的胜利,起初统率军队的是王龁,王龁有哪一点不如白起?” 于是增兵十万,命令王龁去替代王陵,王陵回国后,就被免了官。王龁率军攻打邯郸,五个月都未能攻克。 白起听说后,对他的门客们说:“我坚持认为邯郸不容易被攻克,大王不听我的话,看看现在究竟如何?”门客中有与范睢的门客有交情的,就把白起的话泄露了出去。 范睢又告诉了秦王,秦王便一定要让白起任大将。白起于是假称自己病很重,不从命。 秦王大怒,削去了他的封号,贬为平民,并让他迁往阴密,立刻出咸阳城,不许停留。 白起叹息说:“范蠡曾说过‘狡兔死,走狗烹。’我为秦国攻下了诸侯的城池七十多座,所以也应当被‘烹’了。”于是出咸阳西门,来到杜邮暂歇,等待行李。 范睢又对秦王说:“白起走时,心中愤愤不平,怏怏不服,大有怨言,他假称生病并不是真的,我唯恐他投奔别的国家,日后对秦国不利。” 秦王于是派使者给白起赐利剑,让他自杀。使者来到杜邮,陈述了秦王之命。白起持剑在手,深深地叹息说:“我何处得罪了上天,竟然要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过了很久,他又说:“我该死!长平之战,赵军士卒四十五万人来投降,我用jianian诈之计,一夜之间把他们全部杀尽,他们又有什么罪过?我是应该死啦!”于是持剑刎颈而死。 这时正是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秦国人认为白起的死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罪过,所以都替他惋惜,到处给他立祠堂。后来到了唐朝末年,有天打雷击死一头牛,牛肚子上有“白起”二字。议论的人说,白起杀人太多,所以几百年后,还要受到雷击畜生的报应。杀人成性的人受到如此报应,为将领的人可要引以为戒了。 秦王杀了白起后,又派精兵五万,命令郑安平率领,前去帮助王龁,一定要攻克邯郸才罢休。 赵王听说秦国增兵来攻击,非常惊慌,于是派遣使者分路去向各诸侯国求救。 平原君赵胜说:“魏国是我们的联姻国,而且一向友好,他们的救兵一定会来到;楚国是大国,离我们又很远,不以‘合纵’关系劝说他们是不行的,我当亲自前去。” 于是想挑选门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可是三千多个食客中,文者不武,武者不文,挑来选去,符合条件的只有十九人,不足二十。 平原君叹息道:“我养士已经几十年了,而要真正得到几个有用的士人竟然如此之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