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3章 鳄鱼已死,狮子已逐,羚羊们,到了迁徙的时候了8 (第2/2页)
部队当中,挑选合格的士兵,组建他的北冕座节度府,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在苏宁的部署之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是他能够支撑的最大限度了,在公元189年的11月之前,这支军队必须发起向东的征讨,虽然说一路之上碰到硬骨头的可能并不大,但之前凉州叛军崩掉牙的几个重点县城还是应该着重安排才是。 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毕再遇的才能很快发货了,重要的作用,他调集士兵筹措粮饷的本事,实在让薛仁贵高看不已,不同于被苏宁紧急召唤出来的郭侃和哥舒翰,毕再遇早就已经在凉州体系当中扎下根来当年在西北征讨的时候,他就曾经立下过不少的功勋,对于这个人的才能,苏宁是心中有数的,不过对于自己的未来,苏宁就有些摸不着根本了,不知道董卓此行能不能为他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 董卓是不准备辜负他的期望的,至少他不准备辜负自己的将来,如果被朝廷这样玩弄于鼓掌之中,那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野心,于是他率领着自己的5000嫡系在路上走走停停,踌躇不前,用最慢的速度靠近着自己即将到手的并州。与此同时,他也做出了多手准备,首先他派出了一些侦察和联络用的信使,到达并州境内,并与当地的各大豪族,几个比较有名的当地将领取得了联络,这套方案是作为他的备选,如果他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发展,只能到并州去乖乖上任的话,那么这些人也将能够帮助他尽快的掌握并州的局势,其次,他派出了更多的信使前往洛阳,侦探那里的各种情况,尤其是宫中的消息,对他而言最为重要,如果天子刘宏驾崩,那么他的机会就来了。 天子刘宏,其实也并非善与之辈,根据董卓得到的最新消息,西园八校尉所统辖的兵力目前都在大宦官,也是天子,刘宏最信任之人蹇硕手中掌握着,此人,不光是天使刘红的耳目,更是他赖以维护大汉江山的锋利宝剑之可惜,这柄宝剑得不到文人士大夫们的认可,双方之间必定会产生一场激烈的斗争。 而且宦官蹇硕在天子刘宏面前的重要意义,实在太过明显,就连其他的宦官对他也不太认可,这就导致简述,在两个方面都失去了原有的支撑。他的失败是历史所注定的,然而他的忠诚也是苏宁所佩服的。 董卓听听走的路途,坚持到河东郡,便宣告终结了,虽然并州近在眼前,但他还是停下了脚步,准备观察局势,再做定夺,这种明显的意图自然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这些事情了,因为他们的天子刘宏陛下,已经彻底的病入膏肓。 就在董卓等人停留在河东郡,继续观察洛阳局势的时候,凉州牧苏宁用最快的速度,横穿关中地区,直接奔向了苏宁,对于了解历史的他来说,观察局势这种事情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倒不如直接冲进关中地区,掌握局势的主动权。他此行的目的其实和将来的曹cao一样,只不过此时的陶陶肯定还没有想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会是怎样的局面。 当代大儒蔡邕与苏宁一样都与刘洪关系紧密,所以在洛阳城里接待苏宁的是这位曾经被放逐到北面的一代大儒,苏宁见到是他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只可惜他的这次行程充满了危险,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与这位仁兄好好的讨论一下经史子集。 可是那蔡邕原本应该在江南地区避祸,而直到董卓执掌朝政之后,才会重新启用他,然而由于苏宁的影响,他的人生经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苏宁对于中央朝廷各路人才的不断拉拢,使得天子刘宏已经没有了足够的人才来治理朝政,所以他不得不赶在懂得之前,启用了这位曾经让他印象深刻的才子。 所以蔡邕比原本的历史上,更早的结束了避难的生活,重新走进了汉朝的权力中心。可惜的是,他在朝廷之中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或许是他的才华引起了太多人的嫉妒,一夜,或者说是。他身后隐藏着太多,有关于苏宁的影子,毕竟他和苏宁的联络实在是太多,而且两人竟然都十分擅长飞白体,以至于外界有很多人猜测,苏宁就是他蔡邕的徒弟。可惜这件事情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证实,而外界的猜测,却似乎让两人的关系,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联络。 这种联络主要体现在两种方式上,其中之一就是蔡邕对苏宁所推崇的学问的欣赏。对于他来说,苏宁的思想可谓是比较新颖的,尤其是苏宁,不在乎憾事是否衰微,只在乎百姓能否安居的态度,让蔡勇感受到了孟子学问的光辉之处。 俩人其实是本应该把酒言欢的人儿,在苏宁到达洛阳城的第二天。天子刘宏就传出了驾鹤西去的消息,这让整个洛阳城都陷入到了混乱之中。 蔡邕很快就此事向宋建表达了担忧,然而苏宁却告诉他,这只不过是混乱的开始,京城里的秩序会很快恢复平静,然而天下的秩序却不一定能够轻易恢复,对此蔡邕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似乎是印证了苏宁的观点。 京城里的秩序的确很快恢复下去,然而这种秩序的恢复,只是恢复了安静,却并非恢复了平静,有很多小道消息,开始在更加隐秘的渠道当中传递开来,有人声称,这个刘宏在驾崩之前,希望册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协继承皇位,因为他的大儿子刘辩实在是个轻佻无能的家伙。 然而会长里有这种事情,在儒家士大夫看来,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情,而且大儿子刘辩的背后,是和太后的两个弟弟,目前这两个小舅子都掌握着朝廷政权。尤其是大将军何进,已经得到了文人士大夫们的支持,包括袁绍曹cao在内的几个青年俊彦,都在他那里登堂入室,俨然已经成为他的心腹。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让大儿子刘辩登基称帝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遭到和家人的反对,皇帝对此显然忧心忡忡,所以他把宦官蹇硕叫到跟前来询问对策。 大太监蹇硕,当然知道何进的厉害之处,所以他的方案也没有什么巧妙之处可言,直接是准备利用以力破巧的办法,所以他为天子刘宏提出的建议是:“如果想要皇子刘协登基的话,那么和建议嫁人是必须要铲除掉的,否则皇子的皇位绝对不可能安宁,除非把皇子交给西边的那位来保护,可是陛下您对他的信任,似乎也仅仅局限在兵士方面,而且我们也不能确定此人的野心,会不会对小皇子构成威胁。” 宦官蹇硕的这番话与历史上的稍有不同,因为苏宁的到来,他们似乎多出了一个选择,然而金子刘红也没有那个信心,将自己的小孩子交给苏宁来负责,所以他还是坚决果断的选择了听从前面的那一条建议,于是他立刻下诏,让何进进宫,准备利用他进攻的机会将它处理掉,然而何进似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在接到命令的第一课,并没有选择听从赵叔,就是他这伤身的等待,皇帝便已经驾鹤西去。宦官蹇硕也由此错失了第一次除掉大将军何进的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