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_第391章 幕后黑手与九阴白骨爪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1章 幕后黑手与九阴白骨爪3 (第2/2页)

工坊安排那么多的实习学生,并花费心思找出合适的工作,让他们来做,也是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为学生们发放薪酬的话,那就有些难为他们了,所以大部分公房都是拒绝为孩子们发放薪酬的,而孩子们能够在这里学到的东西,也将会成为他们安身立命之本,所以一般认为,这些工坊属于实验室里的教具,实习的补贴也有教育机关酌情发放,以作为对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孩子的额外奖励。

    当然这种状况是不太健康的,纯粹从经济领域来讲,这种cao作就已经不属于社会实习,而属于教育的一部分,但是苏宁在这里强调的实习,只是实践理论与学习的缩写而已,并非透视的那种教学生干脆丢进企业,以便让他们自谋前程的无耻做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坊,但凡是接受苏宁投资和控股的企业,都是这些学校,甚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校办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和编制内的实验室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种教学体制曾经在民国时期大行其道,但是后来这种方式也只有一些迹象才会传承下去,那些大学大都因为人们的好逸恶劳,而选择把学生们放在教室里当做各种空话套话的听筒。

    虽然苏宁现在所面临的外部形势,虽然没有民国时期那么严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生产力上的落后,或者说迫切要改善的动力,可要比民国时期严重的多。

    所以苏宁才有了这样的教育安排,于是学校里的孩子们也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机会。再于是,有些孩子们也不得不因为收入的问题,而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去进行实习,虽然教育体系并不会轻易认可这种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为自己的人生阅历增加了一部分实实在在的收获,有了这份收获之后,教育的某种目的也就达成了,虽然这是教育体系上下的各级同僚们都不会认可的一种达成方式,因为这是在所谓的世家大族地主老财们那里达成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病不能让上面官吏们满意的行为,却让马超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他的耳目就此顺利的进入了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之中,在世家大族的厨房里,那些一边收拾着各种蔬菜的儿童,正在有意无意的数算着家里所运用的知识,并顺便估算了一下庄子上的人口数量。在主人家的客厅里,那些端茶送水的小童子,也在有意无意的,轻轻的客人们的讲话,即便是在主人最为隐秘的书房里,他们也有机会进去打扫一下,悄悄地窥视一下,里面的那些书上都写了些什么内容,尤其是那些在递送书信之后留下的底稿。

    虽然没能够直接掌握老爷们的证据,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几乎掌握了这些人的大多数动向,当然,这些孩子们平时都是比较注重自己安全的,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还能够传世,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报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毕竟他们属于那种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情报收集人员,所以,就连快速抄录书信内容这种伙计,他们都不会轻易尝试,因为那会在墨水用量和毛笔湿润程度等诸多地方,留下意想不到的破绽,那对于他们而言,是有可能致命的破绽。

    但即便是这些,他们也已经掌握了足够完全的城堡,至少什么人来拜访过主人家的那些老爷们,他们都能或多或少的打听到一些秘密,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的身后还有一个特别喜欢躲在背后统计和分析的马超。

    马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这门有趣的学问,情报分析对于他来说,原本只是用于打仗的基本手段之一,虽然他认为上了战场,只有凭借自己的武力自杀还能够得到足够完美的胜利,但是他知道有些人是不擅长在战场上蹦达的,比如说在当年鲜卑之战的过程当中,他有好几个小伙伴,都不敢与对方正面交手,当然那可能是因为他们年幼的缘故,但不可否认的是,蛮族的人都有一身让人可怕的蛮劲,不过如今他不需要再在这些事情上担忧了,因为苏宁用一种很神奇的法子,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束缚在了凉州的经济体系周围,因为他们的衣食住行,日常用度都掌握在苏宁的供应手上,苏宁随时可以将他们饿死在草原上,而不必浪费一兵一卒,这就是工业生产的魅力。

    同样的,在大床上还有一门极其艺术的学问,叫做情报分析,它是所有计谋的基础,也能够帮人看清一场战争背后的政治原因,所以马超认为如果能够学好它的话,恐怕是很利于自己打仗的,即便自己的小伙伴们并不擅长在沙场上征战,他也能够退敌于无形,如此以来,岂不是一件非常传奇的事情,要知道,那可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敌人闻风丧胆,退避三舍。

    可是随着时间的延续,那些原本想要风光一时的心思已经慢慢褪去,随着他的逐渐成长和成熟,更多的想法开始在他的脑海之中汇聚。

    越来越冷静的分析,已经逐渐成为他的习惯。

    从那以后,小伙伴们传回来的情报就大多会经由他的分析转化成为一条非常有意思的结论,并且很容易的就能征得其他人的认可。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对周围那些世家大族的了解,每一天都在不断的深入,而且这群小伙伴们,大多数情况下也在共同的成长。

    同时有鉴于他们从小受到的军事培养,对于秘密这种东西的守护心理,他们比和平时期的那些孩子们更有坚定的意志,即便在某些情况下暴露出破绽的可能,甚至遭到质问乃至殴打,他们都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使命。

    在交流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赵云都觉着,他们这个凉州会已经成为了不逊色于北面房的情报机构,要知道,北面房之所以能够成立,完全是借助宋朝的官僚体系,在大宋王朝枢密院的北面房,是朝廷的重要情报机构之一,大宋的官家们对于情报的重视程度,让他们有了很多的兄弟部门,似乎也是在同样的心态之下,凉州体系也拥有了至少是个官方的情报机构,但如今看来,其中最有活力的,恐怕是这个在民间的,忠于苏宁所陈述的那些信仰的凉州会。

    不过这样的感慨并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太久的萦绕在自己的心间,因为他已经从凉州会知道了足够多的重要情报,接下来他要做出抉择的不是像苏宁禀报凉州户的现状,而是如何处理很有可能已经发动更大阴谋的那些家伙们。

    虽然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有可能会成为凉州户一的重要功劳之一,也将必然会将他们推到历史的前台去,让他们接受更多的争议与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带着功劳走向历史的前台,总比带着过错来到众人的面前要好的多,所以赵云还是选择积极的采取各种策略。阻止接下来的这场更大的阴谋。

    至于寻找证据查案长按官员才会关心的事情,是不需要他赵云这样的武将去cao心的,所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到自己的大营,调集只属于自己的2000军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