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_第392章 幕后黑手和九阴白骨爪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 幕后黑手和九阴白骨爪4 (第2/2页)

    谁都没有想到,孩子们竟然会和他们产生这样的共鸣,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们应该用更加全面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毕竟这也是苏宁在教育过程当中反复强调的问题。

    至少系统认为,一个世界观相对健全的人,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判断而实施,却显然与他所想象的背道而驰,不过这也没什么要紧的,孩子们会慢慢的成长起来,总会将自己的世界观补齐,而在这之前,他只需要像苏宁一样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就可以了,因为他们会自己发现这个世界的某些规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这个时代最为自由的一批人而已,在帝国以后的那些年轻人看来,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将会更加直观的决定自己未来,大多数这方面的内容都来源于前辈的经验,而只有这一代孩子是积累经验的那一批人,所以他没有足够的自由。

    那就自由好了!

    侦查触手遍布社会各个层次的北面房,将会成为他们最为强大的后盾,即便不良人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即便皇城司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牵手,即便因为太过重视军事方面的问题,而做出了某些错误的判断,她的北面房都有足够的能力坚持固有的策略不动摇。

    此时已经穿过武都郡来的汉中郡境内的孩子们,断然不会想到,在他们的遥远身后,竟然有个人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

    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牢牢的记住。记住您每次出征的时候都会呐喊的口号,为了祖先的荣耀,为了子孙的康宁。

    他们就是苏宁正义的人所奉献一生的目标,未来的接班人。

    没有一个地方比苏宁这里更加重视教育,因为苏宁出生在一个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地方,那个鲁南的革命老区,如今已经走在崛起的路上,虽然,其地位在其他革命老区面前无法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时候的决策是无比英明的,虽然他不是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和教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听说家乡全力办教育的时候,他正已经离开家乡,有一段时间的人一下子陷入到了极尽癫狂的状况之中,那个时候他们所信奉的理念就是简简单单的科教兴国,虽然并不全然正确,甚至有些学者一直强调,中国一直走的道路都是国兴科教,而非科教兴国,但不可否认的是,后期国家所能够采用的措施就是大规模集中力量办好教育,然后让教育的人才继续振兴国家,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但第一笔投入必须由国家来完成,因为其他的社会资本,以及受教育的主体,也就是那群孩子们,并没有如此强大的社会资源和力量。

    所以苏宁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第一次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兴办教育,虽然当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聚拢财富,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东汉末年,对于教化万民这件事还是非常在意的。就连当地的乡绅,也都给出了宝贵的赞助。虽然他们如今凭借当初的那笔赞助,已经成了凉州铁骑之内数一数二的世家豪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追随凉州政策最为紧密的一群人。

    而他们之前最为疯狂的影响政策之一,就是在各个地方设立各种各样的学校,无论他们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赚取学费,都在客观上为凉州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少每一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很多都混进了他们的学校当中成为一股奋战在基层的教育洪流。

    在马超这群小孩子中间,就颇有几个希望能够到他们的学校去教书的人,只不过如今他们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教书而已。

    原来这个凉州还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太平,可以躲在山沟沟里,和一群孩子嬉笑打闹着度过残生,他们可能还需要拿出更多的热血去扑打,在这边曾经充满杀戮与混乱的土地上,毕竟并不是只有他们才会被前辈们当做取扶持和托举的对象,因为他们也要托举起属于自己的明天的太阳。

    那么,既然自己即将步入成年,就让这满腔热血来为将来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吧,为了祖先的荣耀,为了子孙的康宁,他们的子孙后代也需要一片更加康宁的土地,而不是一处叛徒丛生的混乱之所。

    于是他们在这次任务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程度远远超过了赵云的那些下属们的预想,原本他们还认为与一群孩子们一同执行任务,他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这群孩子的安全,不要让他们在迁徙的那些世家大族们面前付出太高的伤亡,甚至他们还为此重新划定了与平时并不相符的作战任务。

    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被安排给这群孩子的当rou盾使用,他们在行动的时候会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无论对面出现的是什么,他们都会替孩子们挡下,这是凉州体系的传承。

    并不是只有孩子们才会记得那些口号,这是他们不会再像年轻时那么张扬的表达出来而已。

    不过事情的严峻程度好像没有到达他们所想象的那种地步,因为在他们刚刚进入汉中郡之后不久,一条来自长安的命令就让他们陷入了惊讶之中。

    这个时候怎么会有人从长安送来命令呢?按照道理来讲,自己都不应该出现在这里,那么寻找自己的命令,是不是应该发往凉州城呢?

    可是这道命令就装在一个写着赵云名字的信封里,显然就是送给他自己的,

    而且送来这道命令的,不是别人,正是跟随在苏宁身边的庞德。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纷纷猜测,主公苏宁是不是已经醒来?

    但是庞德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他只是淡淡的摇了摇头,似乎主攻的情况还不太明朗。

    但是既然能够下达命令,而且还能够意识到这道命令的重要性,以至于派遣了身边的得力亲信庞德前来传达,那就证明苏宁的意识已经恢复到了一定清醒的程度,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恢复健康,应该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怀揣着这个喜悦的揣测,他们拆开了苏宁的命令,虽然上面的命令只有寥寥的几条,但是带给众人的震撼却是无比强烈的。

    这种无比强烈的震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之一条是关于这封命令的书写笔迹的,首先熟悉苏宁的众人很快就能辨别出,这是苏宁的亲笔手书,其次,这比书上写出来的字刚劲有力,显然是个积极健康的状况下写出来的,这似乎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佐证,苏宁已经从原有的38度逐渐的康复起来。

    但是另外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方,就让他们有些无言以对了。这个地方就是这条命令的具体内容,上面写的非常清楚,要求拦截这次迁徙的人员,务必得机放掉,荀彧荀文若叔侄,如果实在无法拦下杨阜等人,也可以叫他们适当的放手,但绝对不允许他们带走过多的书籍和匠人。

    这是一道看上去非常奇怪的命令,在明知道有重要部署,可能叛逃的情况下,苏宁竟然为他们的叛逃开了绿灯,这简直让赵云和马超等人无法相信,甚至一度怀疑这是否是苏宁雪下的命令。

    它们甚至推测出了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假冒苏宁的笔迹,写下了这道亲笔手书,以方便询问弱的人能够顺利的逃出升天,但是这种假设解释不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使用这种卑鄙手段的人绝对不可能顺利的说动庞德来传达这条命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