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冉秋云诞下男婴 林蕴姗将信将疑 (第2/2页)
,也没有请梁大夫把脉,冉秋云的心情非常沉重,老爷和谭家上下都把增添男丁、延续香火的希望寄托在她冉秋云的身上。 她自己一直想生一个男娃,老爷为这件事情焦虑万分、郁郁寡欢;老太爷和老太太更是愁眉不展,寝食难安。 一个月以后,冉秋云又回了一次娘家,再请两个老中医把脉,两个老中医异口同声——给出了和先前一样的结论。 回到歇马镇以后,冉秋云就开始派人在歇马湖、李家铺和刘家堡周边寻觅同期出生的男婴——距离不能太远,否则,交换的时候会出问题。 为防万一,冉秋云派出去的人一共物色了三个孕妇,要想顺利交换,必须是男婴。 孩子没有落地,谁也不能保证是男孩,郎中把脉只能作为参考,出生时间也要非常接近。 这个男孩必须在自己生产前一两天出生,出生时间太早,容易被人看出来。 刚从娘胎里面爬出来的孩子和出生一段时间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时间相隔太长,就会露出破绽来,谭家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她冉秋云的肚子呢。 冉秋云生产前一天夜里,刘家堡一个孕妇诞下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谭为仁。 他的生身爹娘就是刘家堡的铁匠李俊生和他的老婆戚氏。 刘家堡在饮马湖的西边,距离歇马镇有十几里的山路。 负责寻觅男婴的人是赵妈的哥哥赵长水,负责以女换子的人是赵妈,赵妈叫赵长秀——这种绝密的事情只能由自己的心腹去做。 在谭家大院,大家都叫她赵妈。 前面,我们已经交代过了,赵妈是冉秋云从娘家带到谭家大院来的。 赵妈的娘家在距离歇马镇十几里地的李家铺,她家是冉家的远房亲戚,赵长秀十二岁到冉家帮佣,之后随冉秋云到谭家大院来。 因为这个原因,冉秋云才让赵妈兄妹两亲自cao办“以女换子”的事情——这种事情只能让最可靠的人去做。所以,关于为仁少爷的身世,除了冉秋云,就只有赵妈和她的哥哥赵长水知道——李俊生是赵家的远房亲戚赵长水出面,李家才答应把孩子交给赵长秀。 冉秋云猜想极有可能是赵家出了问题——如果怡园确实知道为仁的身世之谜的话。 冉秋云生产的前一天下午,赵长秀将一篓子红薯背进平园,背篓的上面是红薯,下面藏的是小孩子——红薯和小孩之间放了一块隔板。 每年红薯收获的季节,赵妈都要从娘家背一些红薯回平园——多的时候,还会分一些红薯给其它几个园子里面的人吃。 赵妈将小男孩藏在冉秋云的屋子里面,小家伙非常乖,只要有奶吃,他就不会哭闹,大部分时间,只要吃饱了,他就会睡觉。 赵妈从娘家带回来一罐子羊奶,只要小家伙醒了,赵嫂就喂他羊奶。 在进谭家之前,赵妈在谭家后面的树林里面给小家伙喂了一次羊奶,所以,小家伙进府的时候一直没有出声,没有人知道冉秋云的屋子里面藏着一个小孩子。 本来,赵长秀给冉秋云出主意,为防后患,最稳妥的办法是找一个中间人抱一个男孩子来,再将冉秋云生下来的女儿交给这个中间人送走。 太太不知道抱来的男孩子的生身爹娘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落户哪一家,男孩子的亲生爹娘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去了哪里,收养女孩子的人家也不知道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两不相知,两不相扰,快刀斩乱麻,免得日后横生枝节。 但冉秋云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她一定要知道女儿的去向,赵长秀没有办法,这才按照冉秋云的意思去处理这件事情。 当然,冉秋云和赵家串好了口供。 赵长秀和赵长水答应并发誓,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绝不会把两个孩子的身世跟任何人说。 为了让女儿能生活的好一些,冉秋云将自己平时积蓄的一部分银子给了李家。 当时,李家穷的揭不开锅,冉秋云的银子帮助李家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条件好的人家是不会把孩子——尤其是把男孩子送给别人的。 第三个儿子生下来之前,李家就打算把他送给别人。 李家怎么都不会想到有人会提出“以女换子”的要求,这导致李家把孩子送人以减轻家庭负担的愿望落空。 女孩子到李家以后还不能送人,不管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女孩子都必须养在李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