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歇马镇_第十七章 盛尧箐心生怜悯 大太太泪水涟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盛尧箐心生怜悯 大太太泪水涟涟 (第2/2页)



    “母亲大人,您好像特别关心我的哥哥向东?”

    昌平公主并没有正面回答程向南的问题,她低下头,掀起枕头,从枕头下面拿出一只虎头鞋。

    这是一只两岁男孩穿的虎头棉鞋。

    主色是红、黄、蓝、黑。鞋头呈虎头形状,有眼睛、鼻子、嘴巴,眼睛上面还绣着一个“王”。

    “虎头鞋?”程向南感到很惊讶,她意识到,这只虎头鞋肯定和母亲刚才提出的问题有关。

    “大娘,这不是男孩子穿的虎头鞋吗?”

    尧箐小姐也感到很惊讶,我弟弟脚上的虎头鞋虽然小了一些,但和这只鞋子一模一样。

    尧箐小姐特意提自己弟弟的虎头鞋,好像是要说明什么。

    “是啊!这是我的琛儿两岁时穿的虎头鞋。”昌平公主眼睛里面有些湿润。

    程向南从尧箐小姐的话中听出了一点潜台词:“母亲,这也许不是琛儿的虎头鞋,母亲是怎么知道这一定是翠云做的虎头鞋呢?”

    “是啊!天底下的虎头鞋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吧!”尧箐小姐和程向南一样,她也希望昌平公主手上的虎头鞋不是琛儿当年穿过的虎头鞋。

    “天底下的虎头鞋不可能一个样,老话常说,十里一个乡风。”

    “翠云是安庆人,她做的虎头鞋,做法肯定和安庆人的做法应该是一个样的。霍家洼难道不在安庆地界?”尧箐小姐的脑子果然好使。

    “尧箐说的对,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的呢?”长平公主道。

    “大娘,你一直把这只虎头鞋放在枕头下面?”关于十九年前的事情,尧箐小姐听父母说过一些。

    “母亲大人,这只虎头鞋一定有故事,您能跟女儿说说吗?”

    昌平公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略带回忆道:“我的琛儿要是还活着的话,和你的哥哥程向东一般大。”

    “这只虎头鞋是琛儿留给我的唯一念想。”话说到一半,昌平公主的眼角里溢出一串泪珠来。

    “母亲,看到我哥哥,您就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是吗?”程向南道。

    “不仅如此,你哥哥,他——他的眉眼太像老爷——太像我的琛儿了。”

    “大娘,您跟我们说说,好吗?”尧箐小姐对昌平公主的话题非常感兴趣。

    “母亲,您跟我们说说琛儿,我们很想听。”程向南一边说一边用衣袖抹去昌平公主眼角上的泪珠。

    程向南很想知道琛儿的情况,她想看看母亲提供的情况能不能和父亲所说的情况对上号。

    昨天晚上,程班主离开齐云阁回到熙园的时候,曾经跟向南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怎么觉得向东和谭老爷的眉眼这么像啊!”

    躺在床上以后,向南反复回味和揣度父亲的话,她也觉得哥哥向东确实很像谭老爷。

    既然母亲也说这样的话,向南就不能不认真思考、认真对待了。

    “十九年前,谭家遭遇了一场变故,当时,我们住在应天府。”

    “大娘,您在应天府住过?”尧箐小姐并不知道这段历史,盛老爷和盛夫人不曾跟女儿提过这件事情。

    十九年前,尧箐小姐还没有出生呢。

    善良的盛老爷夫妇并没有在女儿面前透露昌平公主更多的情况。

    在谭家,没有人会提十九年前的事情,在盛家也是这样。

    那是谭老爷和昌平公主心中永远的痛。连歇马镇人都不愿提及。

    “尧箐小姐,你不要打岔。”经历了中午那样的场面,程向南已经知道了母亲的真实身份,“母亲,您接着说。

    昌平公主沉默半晌,说道:“当时,燕王——燕王就是我四哥朱棣——就是现在的皇上,他的兵包围了应天府,不久就包围了皇宫。”

    “一场大火之后,皇帝——就是我侄子朱允炆不知去向,燕王的军队攻进了皇宫。”

    “不久,谭府也被燕王的军队包围了,为了保住谭家唯一一条根,我和老爷让贴身丫鬟翠云抱着琛儿,从暗道离开了谭府。”

    “而我和老爷被关进了大牢。不久,燕王就在应天府称帝。”

    “后来,永乐皇帝采纳了大臣的谏言,将所有前朝官吏全部赦免,之后,我就跟着老爷回到了这歇马镇。”

    “因为遭遇了那场变故,我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因为无人照顾,不久就病死了。”

    “翠云和琛儿没有回到你们身边吗?”

    “没有,回到歇马镇以后,老爷就派人到安徽安庆,翠云的老家霍家洼去寻翠云和琛儿,没想到——咳——咳咳——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