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赵长秀有心试探程向东如在梦中 (第1/2页)
“长秀也是这么想的。”赵妈只能顺着太太的话锋附和着,她没法提林蕴姗和为义母子俩,提到林氏母子必然会涉及到为仁的身世。 昌平公主掀起窗帘,看着车窗外,她想看看马车到什么地方了。 车窗外是一片红枫林,时值秋末冬初,几场雨以后,红枫树红了一大半。 霜叶红于二月花,眼前之景,正是对这句诗的最好注解。 阳光在树林里抹出一道道的光束,使原本静谧的枫树林一下子灵动起来。 林间的雾霭开始慢慢升腾和消散。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小鸟从这棵枫树上飞到另外一个枫树上,还有几只鸟追随着马车不停地鸣叫着。 天气的变化真是太快了,早晨出门的时候,老天爷还阴沉着脸,走出隐龙寺的时候,天空突然亮堂起来,太阳冲破层层乌云,喷射出万道霞光,也许是太阳的力量太过强大,乌云渐渐散去。 自然万物也在遵循此消彼长的规律,老天爷不急不忙地下了好几天的雨,这回该退到幕后,让太阳出来露露脸了。 昌平公主的心情和天气是一样一样的,十九年来,她的心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过。虽然心里面还有些许阴霾,当总算是敞亮了许多。 一个失去了一双儿女的母亲的心里是什么样的色彩,每一个人都能想象的出来,程向东就像一抹阳光,照进了昌平公主的心里。 在她的心田快要开裂的时候,在她的眼泪即将流干的时候,在她万念俱灭,心如止水的时候。 她得救了,她重获新生,她恨不能马上就将程少主抱在自己的怀里,不让他离开自己半步。 十九年前,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她就和儿子阴阳两隔了,她也因此痛苦自责了十九年。 不时有一颗泪珠从昌平公主的眼窝里滚落而下。 赵妈看着都心疼,这是幸福的眼泪,但仍然包裹着痛苦的外衣。 穿过红枫林,再走三四里地,就是歇马镇了。 长平公主用手绢擦去脸上的泪,干脆把窗帘全部拉开。 赵妈想转移一下昌平公主的注意力,也有心试探一下昌平公主,她一直忧心于为仁少爷的命运,她和赵家受冉家几十年的恩惠,无以报答主子的恩情。 在谭家大院,一场暴风骤雨已经不可避免,冉秋云母子恐怕是凶多吉少,既然大太太提到仲文的案子,何不借此机会摸一摸大太太的底呢? 赵妈思量再三,觉得还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大太太,长秀还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赵妈当讲无妨——在昌平的眼睛里,赵妈是有个有见识的女人,昌平一向喜欢跟赵妈说话——您说吧!” 赵长秀十岁到冉家伺候老爷、太太和小姐,十六年前,跟随冉秋云来到谭家大院,如今,她已经是两鬓斑白,满脸皱纹。 赵长秀一辈子没有嫁人,冉老爷和冉秋云父女俩也曾给她张罗过婚姻,可赵长秀以婚配就不能一心一意伺候老爷太太和小姐为由,多次拒绝了冉老爷和冉秋云的美意。 在昌平公主看来,赵妈不愿意结婚,应该另有原因。 冉秋云自觉此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赵长秀。当昌平公主悲伤难过的时候,只要一看到赵妈,她的心情就会好过一些,比起赵妈,她昌平应该算是有福之人。 过去,她生长在皇宫,哪知道人间有这许多心酸,自从来到歇马镇以后,自从赵妈随冉秋云来到谭家大院以后,她才知道人世间竟然有这么苦的人。 这么苦的赵妈竟然面带微笑地过着每一天,想到这里,昌平公主也就释然了。 昌平公主之所以能走出痛苦,赵妈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大太太,这一段时间,您有没有听到谭家大院一些闲言碎语呢?”赵妈试探道。 “赵妈,你说的是不是平园的事情?” 平园的事情应该就是为仁的身世。但昌平公主没有直接说出来。 “大太太说的正是。”赵妈也没有直接说出来。她希望大太太自己说出来——赵妈可不敢造次,她想帮助冉秋云,但又怕给平园添乱。 “那些闲言碎语,早几年,昌平就听了一耳朵,只是这一段时间传的更凶了。” “敢情大太太早就知道了。” 昌平公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老爷这次生病也和这件事情有关。” 昌平公主已经在提为仁的身世之事了,因为谭国凯就是在知道了为仁的身世之后才生病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