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曹壮士跟踪侯三老御史夜访赵家 (第2/2页)
街,上了北街,经过谭府,朝西街走去,然后右拐上了去李家铺的路。 孙虎继续跟踪。 两个人穿过一片松树林,在松树林前一条三岔路口分手,赵长水朝李家铺走去,欧阳若愚则朝刘家堡走去。赵仲文有三个舅舅,都住在刘家堡。既然欧阳若愚是赵仲文的舅舅,他自然要回刘家堡了。 前面有一个杂树林,欧阳若愚走进了杂树林。 孙虎在松树林里面猫了一会,看着欧阳若愚走远之后,然后,卷了一支烟,划着火柴将烟点着,吸了三口之后原路返回,他这是要赶回县衙向侯三——或者其他什么人汇报跟踪的情况。 欧阳大人在一片杂树林里面呆了一会,确定孙虎没有再跟踪之后才走出杂树林。 在三岔路口,欧阳大人和曹锟、赵庭臻相遇。 孙虎的跟踪更确定了欧阳大人先前的判断,赵仲文的案子没有他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 隐身幕后的人,除了谭府的内鬼之外,还有县衙中人,两股势力勾结在一起导演了一出杀人命案。 三个人走西街,在二亭桥的北桥头左拐朝镇南桥走去,然后进入兴隆客栈。 回到房间,欧阳若愚从衣袖里面拿出赵长水交给他的东西,展开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口袋布。 这块口袋布应该是赵仲文从衣服上撕下来的。口袋布有巴掌长,也和巴掌差不多宽。 口袋布上写着三行字,字迹很淡,但仔细辨认还是能认出来的: “从抓药到熬药,我都不曾离开过,刘明堂的大床旁边有一个大衣橱,床头还有一个绣帘,绣帘里面放着一个木柜子和两个木箱,把砒霜放进药罐里面的人不是躲在大衣橱里面,就是躲在绣帘后面。” “我给刘明堂喂药的时候,他老婆不在跟前,往常,我每次给刘明堂熬药喂药,她都在跟前,我离开刘家的时候,也没有见到她。” “要想查清楚案子的原委,须在这个女子的身上找答案。” 字不是用笔写的,在死囚牢里面,是不可能找到毛笔和墨水的,欧阳若愚将口袋布放在鼻子上闻了闻,口袋布上有比较重的药材的味道。 赵仲文是一个郎中,跟药材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字应该是用一种能碳化的药材写在口袋布上的。 赵仲文果然是一个聪明人,他写在口袋布上的内容为欧阳大人侦破此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凶手这一招很阴毒,仵作在药渣里面查出砒霜,而配药、熬药和喂药的人都是赵仲文,问题肯定出在赵仲文的身上。 刘家人报案,衙役抓人,这种看不出一点毛病来。 药渣就是铁证,赵仲文就是浑身长满嘴巴,也没法说洗清自己的杀人罪名,这就需要从刘明堂的老婆身上撕开一个口子,而件事需要人去做,拿不到证据,赵仲文就难于脱身,值得庆幸的是欧阳大人的适时出现。 直接到刘府去调查,肯定不妥,能直接到刘府调查的人只有县衙里面的人,欧阳大人的身份在案子水落石出之前——或者说在拿到证据之前是不能暴露的。 在没有想好对策之前,欧阳大人决定到李家铺走一趟,在想出办法之前,先要对刘府的情况做详细的了解。 夜幕降临之后,欧阳大人和赵庭臻走出兴隆客栈,右拐,到二亭桥,出西街,然后去了李家铺。 曹锟不在欧阳大人的身边,他另有任务,欧阳大人派他跟踪侯三,夜幕降临之前,他已经在县衙对面的“楚汉棋社”静等侯三了。 侯三不是对跟踪感兴趣吗?欧阳大人要让侯三领教一下什么叫跟踪。 我们先来说说曹锟跟踪侯三的情况。 被曹锟跟踪到的人不只是侯三一个人,还有何师爷。 傍晚时分,侯三走出县衙以后,步行去了聚俊楼,曹锟一直跟踪到谭记伞铺。 在谭记伞铺的前面,在昏暗的灯光下,有一个捏面人的小摊子。 捏面人的是一个老头子,小摊子周围站着五六个小孩子,旁边还站着一个女人,女人的手上抱着一个一岁大的男孩子。 曹锟站在女子的旁边,一边看老者坐在板凳上捏面人,一边看聚俊楼的大门。 不时有人进出聚俊楼。 约摸半盏茶的工夫,两个人抬着一顶轿子停在俊贤楼的门口。不一会,从轿子里面走出一个头戴黑色瓜皮帽、身穿黑色棉袍和马褂的老者来。 老者走到俊贤楼台阶下的时候,侯三从大门里面走了出来:“何师爷,我们等你好一会了。” “二少爷到了吗?”老者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