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两证人说出实情 侯班头悬梁自尽 (第2/2页)
得不令人深思。 幸亏欧阳若愚提前派曹锟和赵庭臻将张三狗和陈黑牛控制起来,如果让尹县丞占了先机,结果就很难说了。 站在茅知县身后的尹县丞不时抬起右手,用衣袖擦拭额头和脸上的汗水。 茅知县倒是很淡定,案子审到现在,确实没有茅知县什么事情。 “尹县丞,有你这么办事的吗?人命关天,你办案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茅知县望着尹县丞道。 “小人愚钝,上了侯三的当。得知上文娟和刘明禄有染,便知道尚文娟不是一个本分规矩的女人。” “她和赵仲文曾经有过婚约,再加上刘明堂喝的药是赵仲文亲自熬药,又亲眼看着刘明堂喝到肚子里面去的,小人就听信了张三狗和陈黑牛的话。” “幸亏欧阳大人介入此案,要不然,小人一定会铸下大错。也亏知县大人没有早早定案。” 尹县丞巧舌如簧,既恭维了欧阳大人和茅知县,又暗示自己是无心之失,果然是一只老狐狸。 欧阳大人让陈黑牛在供词上画押以后,两个衙役将两个人带出了后堂。 “曹锟,你和他们一起去,把侯三带到这里来。” 欧阳大人和茅知县一边喝茶,一边耐心等待。 欧阳大人茶喝到一半的时候,一个衙役跌跌撞撞地闯进堂来,他的身后紧跟着曹锟。曹锟的神色异常凝重。 “冯子宽,侯三人呢?”茅知县道。 “回——回大人的话,”冯子宽气喘吁吁。 欧阳大人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曹锟,怎么回事情?” “大人,侯三他——他悬梁自尽了。” 在县衙里面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欧阳大人没有想到的。种种迹象表明,侯三是刘明堂案的关键人物。他死了,这个案子就很难再往下查了。 赵仲文的冤情已经洗清,案子已经有了结果,但要想查处侯三后面的幕后主使,恐怕是不可能了。 茅知县——或者是何师爷和尹县丞使出了壁虎断尾的绝招。 欧阳大人的右手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侧目瞥了一眼茅知县和尹县丞。 这两个人对侯三悬梁自尽的消息反应有些怪异,从眼神和表情上看,两个人比较放松,他们的眼角和嘴角上还隐藏着几许笑意,但从动作上看,却显得特别夸张。 茅知县突然站起身:“什么?混蛋,饭桶,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这帮酒囊饭袋。尹县丞,你这个县丞也算是干到头了!” “大人,收监的时候,我特地叮嘱孙虎,一定要好好看护侯三。冯子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你难道是侯三的同伙,刘明堂的死也有你的事吗?” 尹县丞一边说,一边走到孙虎的跟前。 “回大人的话,小人怎么能知道侯三悬梁自尽呢?” “混蛋,我怎么养了你们这帮废物。这么点事情都办不好。”茅知县道。 茅知县和尹县丞表面上很震惊,但他们说话的语气流畅,语速平稳,一般情况下,人在十分震惊的时候,语气和语速都会受到影响。 “快说,侯三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尹县丞道。 “太——太迟了,我——我们把他从房梁上放下来的时候,侯三——他——他——他已经气绝身亡了。” 冯子宽的语气和语速和他的情绪是比较吻合的——他显得很紧张,他的脸上全是汗。 “冯子宽,我不是叮嘱你们看好侯三吗?”尹县丞道。 “回大人的话,自从把侯三关进牢房以后,我们不曾离开过牢房半步。不信,你问问冯孙虎和伍二,我们三个人哪里都没有去。” “伍二,你进来。” 此时,伍二站在门外。 冯子宽走进堂来。 “伍二,冯子宽的话,你刚才听见了吗?”尹县丞走到伍二的跟前。 “我听见了。” “你怎么说?” “冯子宽说的对,按照县丞大人的吩咐,我们不曾离开过牢房半步。” “侯三关进牢房以后,有没有什么人见过侯三?”欧阳若愚道。 “没有。” “你们难道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吗?” “没有,一点动静都没有。” “侯三在牢房里面做什么?不会没有一点声息。” “关进牢房以后,从头至尾,一点声音都没有。” 尹县丞和伍二、冯子宽这段对话无非是想说明侯三是自杀——是畏罪自杀。 “走,快领欧阳大人去看看。”尹县丞第一个冲出门去。 一行人跟在冯子宽的后面,朝牢房走去。还有两个衙役提着灯笼在旁边照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