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母子俩深夜进宫 兄妹俩情真意切 (第2/2页)
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华灯初上,没有一家店铺关张打烊,大街上人头攒动。 看到皇上的御撵从街口走过,原来在大街上、店铺里面转悠的人一下子聚集到街口来。 御辇向东行驶一会,便看见树林掩映下的护城河和河对岸的高高的宫墙。 树林渐疏之后,便看见几点灯光在宫墙下移动,那是侍卫在巡夜。 昌平公主在这座宫殿里面生活了二十几年,对宫中的情况非常熟悉。 侍卫分内侍和外侍,外侍的任务是在宫墙外巡夜,内侍的任务是在宫殿内巡夜,半个时辰巡夜四次。 马车前行一段时间以后左拐上了一座九孔石桥,下桥之后,坐在御辇上的人便看见皇宫的三个拱形大门。 中间一个大门前站着两排侍卫,宫门上方吊着四盏很大的宫灯,洪武和建文时期,宫门上方只有两盏宫灯。 御辇向东行百十步,左拐朝宫门缓缓驶去。 快到宫门的时候,速度越来越慢。 左右两边的侍卫个个身穿铠甲,腰挂佩剑。 两个侍卫跑进拱门,推开宫门。 宫门完全推开之后,御辇慢慢驶进宫门。 御撵在金水桥前停下。 几个宫女将昌平公主和程向东扶下御撵。 四个宫女提留着宫灯走在两边,侯总管领着昌平公主和程向东走在中间。 穿过几个长廊之后,昌平公主便失去了方向感,昌平公主对宫中的环境是很熟悉的,皇帝的寝宫本来是在三个大殿的后面,但候总管走的方向不对。 “候总管,皇帝的寝宫不是在泰阳殿吗?” “十九年前,皇帝的寝宫烧了一把大火,建文帝不知去向,虽然泰阳殿已经修缮一新,但皇上还是有所忌讳,便就将大殿东边的紫阳殿作为自己的寝宫了。” 走过一个回字形长廊之后,眼前是一个大门。 大门两侧各站着三个侍卫,走出大门,眼前是九级台阶,上了九级台阶之后,又见一个大门,大门外也站着六个侍卫。 昌平公主注意到,大门内站着五个宫女,一个宫女看到候总管以后,转身离去。 四个宫女将手中的宫灯放在地上,然后双双跪在地上。 这种阵仗,程向东从来没有见过,从下午到现在——特别是走进皇宫以后,程向东神思恍惚如梦游一般。 自己跟随程家班十二年,虽然没有正儿八经上过台,但看到的大部分是帝王将相的戏。 今天,自己竟然行走在皇宫的长廊和石阶上,而且马上就要见到皇帝陛下。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昌平公主紧紧攥着程向东的手,漫步而行。 在程向东的眼中,母亲似乎对宫中的一切非常熟悉,她是那么的从容和淡定,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事实也是这样,这里曾经是昌平公主生活过的地方,在这座皇宫里面,有昌平公主曾经居住过的庭院。 程向东回头看了一下,一行人走过去之后,四个宫女才站起身,拎起宫灯跟在后面。 黑暗中,重叠的、高高的屋脊,鳞次栉比的、凌空而起的飞檐,一眼望不到头的宫墙和雄伟高大的殿堂,横七竖八、或高或地,时宽时窄的长廊,无不让人望而生畏。 走上一段汉白玉石阶的时候,一个巍峨雄伟的大殿出现在眼前。廊檐下的宫灯映照着雕梁画栋。 “皇上,披风。” 昌平公主听到,从两扇大门里面传出一个宫女的声音。 不一会,从殿门里面走出一个头戴镶金宽边黄布帽——帽子前面镶嵌着一块绿色的玉石,身穿黄色短袄和黄色长袍——腰带上挂着一个超大的玉佩的、龙行虎步、气宇轩然的人来。 昌平公主看的清楚,此人就是她的四哥——当今的皇上——永乐大帝。 永乐皇帝并不理会身后的宫女,他大步流星,朝昌平公主和程向东走来。 昌平公主看的清楚,永乐皇帝的身后还有跟着三个人。 一个是曾德煌曾大人,还有一个人,昌平公主似曾相识,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走在最后的是一个宫女,宫女的手上拿着一个棕色的貂皮披风。 走到跟前,昌平公主终于认出第二个人是谁了: 他的眉宇之间有一颗黑痣,昌平公主对这颗黑痣太熟悉了,他就是曾和昌平公主走得最近的十三弟代王朱桂。 朱桂是洪武皇帝第十三子,五岁被封为豫王,就藩于大同府,因为离经叛道、不守礼数、狂放不羁。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以后将朱桂废为庶人,燕王朱棣即位之后,回复朱桂爵位,改为代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