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歇马镇_第五十七章 老祖宗前脚离开林蕴姗后脚进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老祖宗前脚离开林蕴姗后脚进门 (第1/2页)

    “老爷早该想到了。老太爷和老太太肯定会站在林蕴姗母子一边。”

    “之前,林蕴姗母子肯定在老太爷、老太太跟前说了不少蛊惑的话。”

    “老爷是知道的,老祖宗在血统上是不会含糊的,林蕴姗母子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只是有一件事情,昌平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

    “什么事情?”

    “林蕴姗母子竟然知道为仁是刘家堡李铁匠的儿子,他们还知道李铁匠的女儿李婉婉是秋云和老爷的女儿。这么隐秘的事情,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爹娘是怎么说的呢?”

    “三天以后,如果老爷醒来,他们就把为仁的事情交由老爷处置。”

    “如果老爷三天以后还没有醒过来,他们就让为仁和秋云滴血验亲。”

    “如果为仁不是谭家的种,那就让他哪来哪去。把为义扶上大当家的位子。”

    “他们这是痴心妄想,别说我们有了琛儿,就是没有琛儿认祖归宗这档子事情,也轮不到为义做大当家,他们也休想把为仁赶出谭家大院。”

    “国凯早把为仁当成自己的儿子了,像为仁这样的儿子,越多越好,像为义这样的逆子越少越好。”

    “昌平是知道的,如果不是为仁打理谭家的生意,国凯的身体不会恢复的这么好。”

    “是啊!为仁让老爷省了不少心。”

    “我养了为仁十六年,他孝敬你我,孝敬老祖宗,不曾做过一件对不起谭家的事情,咱们能做那没良心的事情吗?”

    “秋云要是听见老爷的话,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昌平,这次面圣,皇上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皇上很喜欢琛儿,他打听了琛儿一些事情。”

    “皇上希望琛儿能为朝廷做事,眼下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好男儿应该做一番光宗耀祖的大事。”

    “这可是皇上说的话。老爷,这些年,你从不鼓励孩子们求取功名,是不是因为十九年前那场变故啊?”

    “经历过十九年前的那场变故,国凯对官场和仕途是有些厌倦了,但孩子们走什么路,这要看他们的造化和能耐了。”

    “昌平是知道的,国凯并不曾在孩子们面前流露过半点厌倦官场的话。”

    “国凯不止一次跟国栋说过,只管教孩子们读书,切莫将消极颓废的情绪传导给孩子们。”

    “国栋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国栋虽然无意于仕途,但绝不会阻挡孩子们求取功名,这个分寸,他还是能拿捏得住的。”

    “老爷所言甚是。”

    “昌平是怎么想的呢?”

    “昌平没有老爷想的深远,既然皇上已经开了金口,如果琛儿也有这样的志向,那昌平就随他的心愿。”

    “琛儿是怎么想的呢?”

    “这次应天府之行,来去匆匆,昌平还没有机会和琛儿说这件事情。”

    “不过,昌平从程班主的口中得知,琛儿从小就爱读书,他和老爷一样,一有空就看书,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一会书,他现在竟然有一箱子书。”

    “不管到什么地方,只要见到喜欢的书,他就买下来。”

    “在普觉寺,悟觉住持教授琛儿很多东西,老人家从三岁就开始教琛儿认字、写字了。”

    “琛儿——和国凯年轻的时候一样。”

    “是啊!当年,如果老爷不勤奋读书,也不会在殿试中暂露头角,更不会有你我的今世之缘。既然琛儿有如此的天分,老爷就让琛儿去试试吧。”

    “如果琛儿决定走仕途,那就要做好笑对谗讥,看淡荣辱的思想准备。”

    “这老爷不必担心,你我都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人生都有起落,无非是大小而已。”

    “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以后,老爷和昌平不是都好好的吗?”

    “如果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岂不是辜负了悟觉住持的美意,也辜负了程班主十二年的苦心。程家班以唱戏为生,程班主能让琛儿读书,这得有多大的胸襟啊!”

    “昌平如此豁达,国凯自惭形秽。行,就依昌平。”

    “国凯找机会和琛儿好好谈一谈。”

    “走什么路,由他自己定,但国凯作为过来人,过去的经验教训,还是要跟琛儿说说的。”

    “他年纪还小,我们不点拨他,谁点拨他呢。”

    “老爷说的对,昌平也要找机会和琛儿好好谈谈。老爷,您快跟我说说您在家的情况。”

    “今天早晨,两个丫鬟发现我不省人事以后,就去喊林蕴姗和老太爷、老太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