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齐聚泰山 (第1/1页)
时嬴政登基七年,自五年前六国联军东出函谷关,与秦对持。秦一战而灭联军一百三十万众。李牧率三十万骑,欲从雁门关突袭秦地,为原本早已死去的秦武安君白起率孟西白三族秦兵覆灭于长平城外。六国精锐尽丧,无力抗秦。秦修养一年,三路大军西出,武安君白起率二十万大军为左路大军出雁门关攻入赵地;蒙恬率二十万大军为右路大军出函谷关攻入楚国;王翦率二十万大军出函谷关攻入韩国。 同年,武安君白起先灭赵,后入燕,燕王喜见秦兵兵临城下,杀神白起为帅,跪而乞降,燕灭。白起班师回朝坐镇咸阳。 同年,王翦于韩,为韩国公子韩非率法家弟子所阻,久攻不下,围困韩都新郑一年有余,次年新郑水尽粮绝,秦丞相李斯请出儒家荀况于新郑城下劝说韩非,韩非开城投降,韩入秦。王翦马不停蹄,大军入魏,一年后破魏。转兵入楚,与蒙恬前后夹击,楚亡。 王翦、蒙恬合兵一处,欲攻齐。时秦昌平君熊启自立楚王,召集楚国旧臣,伙同长安君成矫合兵三十万谋反。王翦、蒙恬紧急回转咸阳勤王。咸阳有嬴政、白起坐镇,熊启、成矫二人不得入半步,转而自立楚王、秦王,南北呼应。 秦王政大怒,下令回援的王翦、蒙恬平叛,覆灭伪楚、伪秦。并严令反叛者不要任何俘虏,杀无赦。群臣求情,秦王怒而杀三十名进谏大臣。王翦、蒙恬领命,三月灭伪楚、伪秦,楚王熊启城破跳下城头自尽;成矫为王翦俘虏,献于秦王,秦王政下令处五马分尸之刑。 次年,王翦为主帅,蒙恬为副率再攻齐,齐王建不顾群臣反对上表降书于秦称臣。秦王政封田建于共,赐齐共公,齐亡,天下一统。 横扫六国,大秦一统。嬴政越发威严深重,可见千古一帝。因七国存上百年,民各思其国,是以虽然大秦一统,然各地时时有叛乱发生。嬴政一边派兵镇压,一边又厚待六国之民。只是想要六国故民心向秦国,成为秦民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有了林夕劝导,嬴政也不急于一时。 这一天,嬴政处理完公务,再次来到国师府。进入府中,嬴政如今虽贵为九州之主,然对于林夕态度不改,依旧执弟子礼,如同以往。 林夕越发满意的看着嬴政,叹道:“如今政儿也有二十了,还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一晃眼如今都和为师一般高了。” “老师。”嬴政罕见的露出赧容,若是让旁人知道铁血的秦王竟然露出如此小女儿神态恐怕都会吃惊的合不拢嘴吧。近年来,嬴政越发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不仅执政手段越发纯熟,其一身的王者威严更是日益隆重。有了率兵横击联军百万大军的闹举在前,嬴政如同军人的形象更是深入文武百官,大秦子民之心,其铁血手腕更是越发深重。其不缺仁政,但远远称不上一个仁德之君,应为对待反叛者,嬴政只有一个命令:“杀、杀、杀。” “好了,你如今已经是这九州之主,而且你做的比老师想象的还要好,老师很满意。”林夕赞道。 “全赖老师倾心授教,方有政儿今天。”嬴政郑重抱拳道。 林夕摆了摆手说道:“你我师徒不必说这些。” “对了,你今日来可有什么事?若是政事不必再说,若是武道上的问题为师与你共同参详。”林夕说道,对于政事林夕除了前两年对嬴政提点以外,之后见嬴政手段越发纯熟便也不再多言,即使是错的,林夕也只是在事后同其说一句,至于错在哪?该怎么做林夕再也不多说一句。 “老师,武道博大精深,弟子自然有疑问需老师解惑,但今次来却不为此事。”嬴政说道。 “哦!不是政事,亦不是武道?”林夕呷了口酒问道。 “苍龙七宿。”嬴政也不卖关子直接言明,他知道林夕不喜欢拐弯抹角。“如今七国一统,为其他六国所持的苍龙七宿钥匙如今已经尽在弟子手中。” 闻言,林夕眼中精光一闪而过。放下手中的酒杯站起身来,神色郑重道:“政儿,你可曾准备好?” 见林夕如此模样,嬴政同样站了起来,抱拳道:“老师放下,政儿一直等着这一天。” “好,既然如此,三月后泰山封禅皇帝。”林夕道。 “泰山封禅?皇帝?”嬴政疑惑的看着林夕。 “没错,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如今政儿已成九州共主,人族人王,让如今周王室依旧为正统,当于泰山封禅,如此方可名正言顺。政儿一统九州,可使百姓安居乐业,避免战火,来日再报人族先祖之仇,屠神灭魔,让人族成为这天地永恒的主角,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如何不能称皇帝?”林夕解释道。 “这······”听到林夕的话,嬴政一阵迟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