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龙行天下】 (第1/2页)
2019-3-4修葺开始 前言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一个皇帝的选择,多重的变化而演变成了现在的故事,这其中谁是谁非无人知晓,但这也成了本书的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点。而这种蝴蝶效应大到能影响后面的千秋万世 历史的序幕先让我们从朱元璋传位开始说起。。。。。。(以下的排序均为辈份排序) 【第一代】 朱元璋众所周知明朝第一个皇帝借助我们的明教基业开展出了自己的基业,而且还因武当派徒孙张无忌的号令下终于一统江山,从一个和尚变成了一代帝王,但纵使是一代帝王也逃不出轮回之道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终年71岁。朱元璋在位期间设立锦衣卫(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是监视明教的众多隐士高手,因朱元璋此人生性多疑,怕他们夺取帝位,而朱元璋也算是个有名的见利忘义的小人,为了自保当然要斩草除根了!),而死后他也没让他的子孙安生,让自己最喜欢的长孙朱允炆当了皇帝,自此也就引发了大明王朝的一波又一波的腥风血雨! 【第二代】 朱棣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1399-1402年发动靖难之役谋朝篡位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 1404年朱棣设立太子,朱棣本答应在靖难之役表现出众的次子(第二个儿子)朱高煦继承太子之位,但因朱棣大局为重,最后决定立太子朱高炽为太子,而朱允炆的部下在此期间回到中原得知此事,暗中叫人观察,伺机挑拨,并投身在朱高煦门下且暗中于皇三子朱高燧密谋。直至太子之争失败投身于皇三子朱高燧假意为皇儿子谋求利益,实则是利用皇三子密谋暗杀朱棣,在假借遗诏登基使朱高燧登基,等朱高燧登基之后在除去朱高燧从东瀛迎回真正的皇者朱允炆。但谁知计划泄露朱高燧这枚棋子也失去了,为了朱允炆能重归帝位,其手下决定在京城内多搜集线报,以发送给其余同伴。并暗中联络二皇子等他日时机成熟在扭转乾坤。不过在此之后为了能收集更重要的情报,此人决定告密后,求特此封入锦衣卫来搜集更多情报,而此计最终也得以成功,并顺利加入锦衣卫内好搜集更多情报。 而朱棣不知道是不是子承父业后也有了癖好也设立了一个特务机构,那就是闻风丧胆的东厂,东厂的落成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卧底事业更强大了哈! 朱棣于1424年7月,在他第五次北争时,病逝于榆木川,在位22年,终年65岁。 【第三代】 朱允炆(朱元璋的长孙朱棣的侄子)建文元年(1399年)登基到建文四年(1402年)失踪当了不足4年皇帝,后于部下前往东瀛岛国,其追随者为复国讨逆而后设复国密令直至几代子孙都为之追随,这也铸成了后续明朝更大的风波。(历史说朱允炆失踪了有人说他翘辫子了。说实话你有没亲眼看到,说他失踪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都不晓得他去哪里了,但是朱允炆曾经给我托梦过跟我讲述了他那些年的事。这事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呢!) 朱高炽(朱棣长子)朱棣死后,1424年八月朱高炽登基八个月后1425年暴毙身亡。而朱高炽的死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而就算朱允炆的部下也很难知道究竟是否其死因是不是自己造成的,不过这也算他卧底生涯中的小有成就吧。 朱高煦(朱棣次子)朱棣本口头承诺立他为太子,后因朱棣顾全大局而立长子,次子在高人指点下决定和朱高炽争夺太子之位,但因太子之争失败而被赶出京城。朱棣让其归回封地安置在“乐安城”,而后在遇时机大哥死后见其侄上位之际国家动荡,正好发动清君侧,然其侄早已得知密报,并在大臣的提议下御驾亲征,成功破坏了二皇叔的阴谋。此后被软禁到逍遥城。 朱高燧(朱棣三子)二哥夺权失败后,密谋刺杀朱棣以夺大位,却因有人高密而前功尽弃。 【第四代】 宣宗朱瞻基(朱棣的长孙,朱允炆的侄子。1426年登基~1435年,登基之后得到密报御驾亲征二皇叔的叛乱,并且顺势削藩。为了安抚皇室一族并设立护龙一族专制保卫皇室宗亲(朱元璋的后人真有意思没事就设立个部门),其主要目的也是明目张胆的监视各个皇室内的谋反之人。 【第五代】 明英宗朱祁镇(朱瞻基长子,朱允炆的皇室孙系)1427年11月11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年号正统。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而自己却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朱允炆的部下在此期间与宦官王振暗中密谋皇室内乱,而与此同时瓦剌攻打而来,瓦剌之所以能轻松俘虏朱祁镇也是此人推波助澜。朱祁镇重回京城后,朱允炆的随从与其子嗣也暗中推波助澜,促使石亨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而令朱祁镇重回帝位。 明代宗朱祁钰(朱瞻基长子,朱允炆的皇室孙系)若不是朱祁镇被瓦剌掳走,朱祁钰或许此生无缘帝位。 【第六代】 朱见深(朱祁镇长子)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