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4章 恨不相逢未嫁时 (第1/1页)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这日。 宁宴走下山头,发现沟子湾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往灰蒙蒙的村子,变得有颜色。 树下的人都在忙碌着,纺线的机子咯吱咯吱的响着,四五家人凑在一起纺线织布。 织布用的是新种出来的棉花。 这东西还是从京城传过来的。 据说织出来的布穿在身上很舒服。 公子就有几身棉布衣服。 棉花的产量并不是很高,不过这些也不是什么事儿。 新帝登基之后,下发的政策越来越便利。 就比如交皇粮这事儿。 以往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交上去年收的一般多,剩下的根本就填不饱肚子。 人呢 也只能想其他法子,现在……村子里多了一种叫土豆的东西,这东西跟红薯有些相似,可以用来填饱肚子。 关键是…… 吃的法子也多。 可以煮,可以烤也可以炒成菜还可以炸成薯条。 就算一种法子吃的腻歪了。 还可以换上一种法子。 人能够吃饱肚子了,干活儿的时候就会更有力气,这样的话……简直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宁丫头下山了,这次是要带些什么上去呢。”黄婶子看见宁宴,立马就停下手里的活计了。 距离宁宴搬上山已经两个年头了。 素红也跟着一起上去了。 至于山下的徐氏。 则是被谦辞雇佣的一个婆子照顾着。 谦辞顺利的考上秀才,还是案首,县里的老爷赏赐了不少的好东西。 谦辞现在也是有钱人了,不用看别人的眼色生活,还可以花钱雇佣人照顾徐氏,之前那个人,偷jianian耍滑两天没有给徐氏换衣服,被眼尖的秀案首老爷发现了,直接就给辞退了,自那之后就换了一个细心的婆子。 想到这些,黄婶子就忍不住感慨。 徐氏这个人啊! 是个有福的,也是一个福薄的。 若是醒着,那徐氏就是案首老爷的娘了,可不得让人眼红死。 但是…… 偏偏半死不活的。 还真可怜。 宁家能够出这么两个人物。 村里不少人都说,宁家祖坟是冒了青烟了,姐弟俩一个是当官的命。 一个是当官太太的命。 虽然山上那个温公子没有具体的官职,但是县里的老爷都不敢对温公子不尊敬。。 只要不傻,就知道这位温公子也是一个有来头的。 黄婶子想到这些,看向宁宴的目光就更加的温和了。 “这次没有什么想要的,就是出来走走,咱们沟子湾的变化还是挺大的。” “可不是挺大的,您瞅瞅这石板路,往前数个三四五年,也就县城的主干道路是用石板铺成的,现在……咱们也能走上了。” 宁宴看一眼平整的道路。 点了点头。 黄婶子说的话很有道理。 沟子湾这个地方,她生活了十几年。 在有记忆的十几年了,几乎都是一个样子。 现在…… 这才几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子说的果然是正确的。 穷的时候不能想着守成,得思变。 只有变通了,才能有所发展。 黄婶子跟宁宴说了几句话。视线就往宁宴身后瞟。 “宁丫头啊,你们家的素红呢?” “素红在山上了,今儿山上有些忙,没跟着下来。” 宁宴这会儿早就明白黄婶子在打什么主意。 想着让素红给铁柱哥当继室。 然而…… 这想法注定是要失望了。 素红并没有对张铁柱有想法,倒是对谦辞…… 宁宴叹口气。 素红年纪要比谦辞大上一些,而且…… 谦辞也没有这个意思。 这就是传说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吗? 三角恋情,就是如此的让人无奈。 “黄婶子,这棉布纺线之后再织成布,大概是什么价位。” 黄婶子收回是落在宁宴身后的目光,说道:”这还说不准啊,反正应该比咱们村子之前织的麻布要贵重很多,估计可以卖不少钱。” “这样?” “是啊,据说这种东西,在京城也就比丝绸便宜那么一点儿,在咱们这里,比不上京城的,不过总算是个值钱的东西。” “……”跟丝绸一样。 丝绸可是真的贵啊! 宁宴在心里对比着,同时琢磨着做一下布匹方面的生意。 但是……对于这些一点儿的也不了解啊!所以就有了这次下山询问。 “怎么宁丫头对这个有兴趣?” “可不是,想做些事儿这棉布是咱这里做的……” 宁宴话还没有说完,就瞧见黄婶子脸上露出怪异的神色。 停下刚才的话,看向黄婶子:“可是有什么不对?” “宁丫头你是在逗我玩吗?” “瞧您说的话,这有什么好逗的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