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藏雪_第一百一十二章 情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情网 (第1/1页)

    从高平到晋阳有五百多里,放开马跑,估计是两天就够了。

    晋阳也是每次去洛阳的必经之地,只是贺六浑没有多逗留。晋阳,在军事上一直具有重要意义,为兵家必争之地。“晋阳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位于山西第二大盆地——太原盆地北部的狭长地带。也就是说,控制这里,也就是控制了山西的中部,真正的核心地带。

    尔朱荣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因为晋阳位于平城和洛阳官道的中央,是北方重要的大都市,并州的治所,军事重镇。从尔朱氏开始,晋阳取代洛阳成为实际的北魏政治中心,是尔朱氏发祥地。依据晋阳地形险要,城池坚固的优势,建立了大丞相府,有力地控制了大魏实权,称晋阳为“霸府”。晋祠也第一次出现在史书记载中。

    远远望见晋阳城了,一行人停下来休息。

    “记得上次路过这里,我就想去看看晋祠。”花弧突然就冒出一句。晋祠在晋阳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下晋水的发源处。这座祠堂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叔虞而建造的。

    “晋祠我知道,山西人都知道。那是我们晋阳的根,老百姓都知道一个故事。周朝第二位君主周成王,发生“桐叶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小时候和他要好的弟弟叔虞玩耍,捡起地下的桐叶剪成玉圭的形象对他弟弟说,“将来把这一块类似玉圭的地封给你。”虽然是玩笑话,但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无戏言”的故事。后来,周成王果然将唐国封给弟弟,由于封在唐国,都城在晋水北边,所以叔虞把这个地方叫为晋阳。位于太原西南晋源区的晋祠,历代太原人都进行修缮,是最古老的皇家园林,晋祠就是为了纪念唐叔虞。”阿木图说到这里眉飞『色』舞,原来他是山西人,所以非常自豪。

    “我还知道,晋祠三绝指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晋祠博物馆之内的周柏、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那个难老泉。。。”阿木图居然滔滔不绝了。

    “那我问你,你知道你的小脚趾甲是分成两瓣的吗?”贺六浑突然就打断他的话。

    阿木图瞠目结舌:“侯爷,我不知道啊。从来没有看过脚指甲。”

    贺六浑诡异的笑道:“真的山西人是汉人,汉人都是这样的。你信吗?”

    “侯爷说的我自然信,不过吗?不过吗?”阿木图显然是不信的,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顶头上司的话自然是对啊。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不会心服口服。来来来,你们都过来。”贺六浑把亲兵卫队叫过来,脱靴子脱袜子。

    亲兵卫队一个个傻了。侯爷是什么爱好啊!

    “等等,你们先按照名字分开。汉人姓氏的在一边,鲜卑姓氏的在一边。”贺六浑想想吩咐道。

    领导说了脱就脱,一时间空气里弥漫着各种味道。想想几十个汉子的马靴脱下来,那种奇臭无比实在是扛不住。花弧强忍着,最后还是扛不住,找个借口走远了。

    贺六浑也把脚上靴子脱下来。

    一排的汉族,一排的鲜卑族。大脚丫子齐刷刷的两排!奇观!

    ”阿木图,你自己走过来看。”贺六浑吩咐道。杨忠在一旁,忍不住也脱下靴子。

    阿木图捂着鼻子,走过来一个个细看。渐渐的,嘴巴张开,满脸都是诡异的神『色』。

    “侯爷,你是不是神仙?怎么鲜卑人都是完整的指甲。汉人都是两瓣,这太诡异了。我原来根本不知道啊!”阿木图现在也不知道臭了,嘴巴合不拢。

    “先别拍马屁,看看你的指甲。”贺六浑心里在笑,当然了这是遗传学。我还知道更多呢。

    “啊,我居然是两瓣的。”阿木图盘腿把脚太高,仔细观看。声调说不出来是高兴还是忧伤。我不是明明的鲜卑吗?怎么回事。

    “你爸妈肯定有谁是汉族的。”贺六浑判断道。

    “是是,我爸爸是。”阿木图心服口服。

    杨忠凑过来看看,说道:“侯爷,真的啊,你和我都是两瓣的。”

    “哈哈哈,我还知道一些,你信不信?你的眼角部分上眼皮盖住下眼皮,无论单眼皮还是双眼皮都是这样的;你的门牙内侧略有一定弧度的凹陷,尤其是上门齿;你出生期在『臀』部尾骨处有浅清『色』的斑块,之后会慢慢消退;对不对?“贺六浑干脆制造悬念。其实90%以上的汉人符合这一特征。至于科学依据现在还没有。应该是遗传学的特征。

    中国人讲究魂归故里,落叶归根,这是受我们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安土重迁,一旦离开故土,就会产生思乡之情,进而思念亲人、爱人。再加上中国正统的儒家思想强调“中庸”,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百善孝为先”……这一系列的思想也注定了中国人的思念之情情深意重。所以只要是中国人,都爱寻根。用姓氏、籍贯来聊天,很容易拉近感情,百试不爽,老少皆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