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0 要上了 (第1/1页)
中国泉州。 永强鞋厂原本只是县城里为数众多的运动鞋厂之一,专做外贸出口,两百多名员工,一栋四层厂房综合了成品仓库、办公室和员工宿舍的作用,后面是一片铁皮盖成的生产车间,这还是近几年为了避免三合一才分开的。 像这种规模的小鞋厂在县里,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根本毫不起眼。 但最近一段时间,永强鞋厂却突然火了,不仅国内不少媒体报纸纷纷报道,甚至还先后登上了国内最权威的国家电视台和党刊党报,更不用说是本省本市的媒体报纸了。 坊间传闻,县里一把手到市里开会,某位市领导更是关心起了这家小鞋厂。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永强鞋厂的老板杨永强的儿子,在欧洲一支豪门球队里踢上了球,据说还表现得很不错,连国家队都开始留意到,打算征召他入队。 出一名国脚,尤其是十七岁的国脚,这对体育产业发达的泉州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 今日晚间,更是有几名国家电视台的记者,在市宣传部门的陪同下,来到了永强鞋厂,再度引起了左右邻里们的关注和好奇。 但没有人猜到,他们的到来仅仅只是为了看一场足球比赛。 杨永强和沈丽芳夫妇负责接待了他们,并准时坐在二楼办公室的电视机前。 他们俩并不懂足球,也不会看,只是知道身穿白色球衣的那边是儿子杨阳的队友,而身穿红色球衣的那边是敌人,至于比赛如何进行,足球飞来飞去,他们看不懂,也没兴趣。 只有当镜头时不时地扫到场边的替补席时,他们才能够匆匆一瞥自己的儿子。 十八个月了! 从杨阳跟随他舅舅到荷兰去,至今已经十八个月了。 在这十八个月里,除了不时通一通电话,杨永强夫妇俩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荷兰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到前不久,他们才从国家电视台的一档节目里了解到了儿子效力的球队,踢球的足球场,以及他住的地方,吃的东西。 也是通过这一档节目,杨永强夫妇俩才知道,原来儿子在前一年基本都是报喜不报忧,他从来没有透露过任何一丝关于他在阿尔梅勒被队友欺负的信息,他们俩也一直都以为他在阿尔梅勒待得不错,很受重用,可没想到…… 这些都让作为母亲的沈丽芳感到十分难过,非常内疚。 好几次他们都想要飞去荷兰看望儿子,可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杨阳也一再表示自己一切都好,沈明也让他们放心,所以他们都没去成。 现在好了,国家电视台开始直播了,听说接下来还会直播一项叫欧冠的赛事,那里面也能够看到儿子,这让杨永强和沈丽芳都欣喜若狂。 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自己的儿子,哪怕直播延迟了几分钟。 “他长得跟你很像,杨太太,很帅。”旁边一名女记者微笑地夸道。 “谢谢。”沈丽芳双眼噙着泪水,带着泣声。 在看到杨阳出来热身的时候,她意识到儿子长高了,看起来也壮实了不少,这让她稍稍放心,但同时也在担心,不知道杨阳能不能够出场,能不能踢好比赛? “再打不开局面,阿贾克斯应该就要换人了。” “是啊,两条边路都打不开,科曼和希丁克的针对性战术都十分到位,都没给对手留下什么机会,看得出来,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那接下来就要开始比拼球员的实力了,上半场埃因霍温的那个任意球就是来自罗本左路创造的机会,阿贾克斯现在打不开局面,是不是应该换上杨阳?” “完全有可能,维克托·斯科拉这一场比赛拿李荣杓没有太好的办法,用杨阳去冲说不定会更有机会,再加上中路的伊布拉希莫维奇和韦斯利·松克,阿贾克斯的进攻还是很需要杨阳的。” 杨永强和沈丽芳夫妇默默地听着,他们都听不懂,只是觉得儿子好像要上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电视机里突然传来了解说员的一声大喊。 就看到白队那一方身穿十八号球衣的一名光头球员迅速跑向了场边,所有白色球衣的球员都纷纷冲了上去,团团围住了他在庆祝。 “斯内德在禁区外围突如其来的一脚远射,洞穿了埃因霍温的球门。” “这是一次非常精彩的射门,阿贾克斯成功扳平了比分。” “一比一,双方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听到旁边记者的解释,杨永强夫妇俩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是不是说,杨阳不上了?”沈丽芳关心地问道。 她对其他人都不在乎,她只关心自己的儿子。 “这倒不一定,具体还是要看主教练的安排,你知道,这一场球可能关系到联赛冠军的归属,影响到双方球队的利益,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最起码要几千万,所以他们肯定是要倾尽全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