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起义爆发 (第1/1页)
一道诏书下,谢蕴道受缚回京。 入城的街道上,许多早已被小八等人暗中鼓动的百姓,纷纷夹道欢迎谢蕴道。 哪怕此时的谢蕴道已经落魄,被困于囚车之中。 而得见谢蕴道有如此声望,朝中文臣杀谢蕴道的心思更重。 封林晩知道,谢蕴道表演的高···潮就要到了。 无论是关羽还是岳飞,都是生前传奇,死后封神。 谢蕴道早就知道,作为一个毫无根基的新起武将,必然受到朝中文官的敌视和抵制。 并且他曾经也一再有意,加深某种矛盾。 如今世人皆以为他受了冤屈,有莫大的屈辱。 却只有寥寥数人知道,此事正合他意。 朝堂争斗,帝王审思,百姓议论···整个汴京城,就像是被一把火点燃了似的。 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谢蕴道在旋转。 这是谢蕴道所求的道,也是他的机缘。 只要他被推倒午门之外,当着百姓的面被一刀削首。 那么他的道···可算是成了。 接下来只需要隐于暗处,继续推波助澜,塑造传奇,最终成功让百姓自发为他立下庙宇,称其忠勇。 按道理来说,谢蕴道是封林晩的竞争对手,他的道快成了,他应该出面阻止才对。 但是从钟离权那里,封林晩知晓,在他之前,至少还有两人,进度是超过他的。 哪怕其中一人便是谢蕴道,那至少还有另一人,与谢蕴道有着更直接的竞争关系。 所以封林晩想要看看,那人究竟是谁,又会做些什么。 果不其然,就在谢蕴道即将被以‘贸然行军’‘不尊王命’‘擅入敌后’等一共十七条罪名处斩之时,蜀地爆发王小波和李顺发动的农民起义的消息,适当的传到了汴京城。 消息传到汴京城时,起义军已经出现了整整三月。 至此,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当然···作为能征善战的好手,谢蕴道被重新压回了刑部大牢,留待再审。 “王小波和李顺的起义,比原定历史上晚了足足两年。而且根据传来的情报,他们席卷蜀地的速度更快,几乎不到三个月,便已经占据了整片巴蜀之地。这背后···一定是有高人指导,而不再只是一群泥腿子,活不下去后的拼命爆发。”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很多,但是真正成气候的很少。 究其原因,就是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最开始都只是源于活不下去了,为了一口吃的拼命。 核心思想大抵只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缺乏更加核心的中心思想和凝聚理论。 再通过一系列的打砸抢,基本上解决了口粮问题后,这些农民起义军,就会缺乏更进一步的积极性,以及吸引更多人加入他们,有秩序、有纪律、有章法的造反。 所以,大多数的农民起义,来的快,消亡的更快。 通常能够坐大,多源于···天高皇帝远,消息通讯不发达。 地方官员察觉到有暴民作乱,害怕被问责,往往选择隐瞒,然后不自量力的自行处理。 如此一层一层,多似添油战术,反而促进了起义军的壮大。 这方面来讲,和网文套路中,大BOSS总是喂小怪给主角升级练功的流程,似乎有某种变相的一致。可见这种套路,也并不是网文作者乱盖,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