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大道_第二十七章 伐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伐夏 (第1/1页)

    黄逸生走了。

    他带着南国五百万户农民永远的离开了。

    他们要北上出关,去往新开辟下来的蛮族大地。

    然后扎根落叶。

    对于黄逸生来说。

    四年前一个普通的傍晚,他从苍穹落下。

    落到了荥城的一个无名小山村里。

    接着他在小山村里娶妻生子,平静的过了这三年时光。

    随着妻子黄依菡的离去。

    他也北上卫国。

    如今则是他在南国的第四个年头了。

    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陈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晋国。

    荥城的城主虞垩也离开了,他去了东南抗夷。

    想当初,依菡带着四个月的身孕而离开了。

    她是乘着一艘巨大的月亮离开的。

    如今又过去一年了。

    算算时间,孩子也该出生下地了。

    希望她们母子平安。

    黄逸生离开了。

    他离开了和依菡生活了三年的小山村。

    也离开了自己建立的王朝。

    他就这样抚犁牵牛,带着一望无际的农民,拖家带口,缓缓的向北方进发。

    ……

    新朝的国策。

    一是立科学院为国教。

    二是伐夏。

    三是迁民。

    这三国策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环环相扣。

    黄逸生走了。

    他是以新朝晋国皇帝的名义,率领五百万户拖家带口的农民离去了。

    一路上,拖拖拉拉的,浩浩荡荡的赶赴关外而去。

    散关关前。

    “陛下,真的要抛弃大晋七千里江山,亿兆黎民吗”

    散关城下,守门令王锡爵泣泪如雨。

    他甚至激动的上前拉着牛牵绳,跪在黄逸生面前。

    散关镇守使丁忧,副丞王宏宇等文武百官皆拦着黄逸生。

    他们跪在路边,皆哭着不让黄逸生离去。

    黄逸生无奈,散关是他的龙兴之地。

    而散关军政府上下,都是属于帝党核心。

    这是对黄逸生最忠心的帝党嫡系集团。

    得国以后,散关军政府上下有功奖赏,无功嘉善。

    基本上以前的那套班组都调到良渚去了。

    而这一套散关军政府则是由基层提拔上来的,他们对于黄逸生可是忠心自然不容置疑。

    黄逸生微微稽首,然后正色说道:“列位臣工,列为将士。你们都是我大晋的立国之柱。朕此番北上出关而去,实乃为天下黎民生灵计。蛮族土地富饶,无主之地甚多。此时恰逢蛮族势衰,开疆辟土,机不可失……”

    任由散关军政府上下挽留一番,最终黄逸生还是强辞而去。

    ……

    良渚基地内。

    “同志们,历史选择了我们!”左相党爱国神圣的正色说道。

    如今地球人团地的政治投资已经大获全胜。

    他们获得了国教的正统称号,还获得了国家体制内的大量权利。

    由于晋国皇帝黄逸生的离去。

    以及新朝内部派系重重,各派矛盾日益尖锐,谁都不服谁。

    唯有团结一心的地球人团体,他们不但权势滔天,还精诚团结。

    借此,地球人团体终于成功上位。

    成为了国家的领导者和决策者。

    刘汉东,刘彦直,关璐,甄悦,党爱国等一系列地球人都欢呼雀跃,显然他们的时代已经降临了。

    自从他们在嘉峪关外轰炸了蛮族夏国七百万主力开始,他们就已经是历史的一部分。

    他们要趁着晋国初立,国内派系重重的混乱之时。

    然后大力从民间基层发起科教运动。

    他们要在全国上下,几乎每一个村落,村寨,城镇,邦国都建立科学院。

    要让全国每一个人都知道科教的作用和发展前景,甚至他们还打算通过科学院而培育出大量的科教接班人。

    然后这些科学学子能通过科学院的技能考核,然后走入国家的政坛。

    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渐渐的把全国上下换成科学院派系。

    其次他们还要大规模的开设工厂,建设基地,生产基地。

    让科技文明传递到全国。

    基地内。

    党爱国一行人正在开会。

    他们正在商讨制定科教复兴计划。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新点子,他们采取的则是统一投票制,如果有半数的投票,那么这些新提案则会通过。

    地球人团体中则还有一个决策圈子。这个圈子则是由党爱国教授,关璐,刘彦直,刘汉东,甄悦等人组成。

    他们则有一票决策权,可以强制通过或者否定某些提案。

    ……

    黄逸生的离开。

    并没有给这个国度带来多大的混乱。

    毕竟这是一场由上而下的改革,最高层的政治大腕们都没有遭到肃清。基层则还是一成不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