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伽罗城的崩塌(十五) (第1/1页)
苍茫古老的大地上。 一座巨无霸的浮空岛屿陈列在地平线上,仿佛镇压着宇宙苍穹。 就在这时,出现了漫天密密麻麻的黑点。 这些密密麻麻的黑点宛如漫天蝗虫过境般,黑压压的连太阳的光芒都挡住了。 晋国大军的总攻终于开始了。 战争兵器,启动! 这是投石机所投放的火石棉球,内部清润了硝石以及火油。只要落地就会爆炸,甚至还会释放出巨大的毒气。 …… 一排排巨大的投石机足有二十丈高大,每一座投石机都需要三百二十一人才能驱动。 “放!” 军部尚书原振侠亲自挥动指挥旗。 士兵们奋力砍断投石机的拉绳,投石机瞬间弹射。 一瞬间,海量的火石被弹射向伽罗城。 连绵数百里陈列的投石机瞬间便开始运转如飞,战争机器井然有序的开始启动。 密密麻麻的火石投向伽罗城,不多时,整个伽罗城很快就沦为火海。 幸好西域三十六国房屋建筑多用石筑,不然此时整个伽罗城已经化作废墟。 同时,在庞大的火力掩护下。 晋国各营大军悄然集结,陈列伽罗城前。 恐怖的森然杀气宛如冰封般的寂然寒冷,三军阵前安静的可怕。 大将李景隆亲自高举战旗,奋力吼道:“三军将士们,破灭伽罗城旨在今日!三军将士当奋勇向前,为国尽忠,以报效君王!杀!传我将令,先入伽罗城者为王!” 伽罗城是一座悬空三百余丈,易守难攻的天然浮岛。 这座岛屿,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楼兰古国的都城。 也是迦叶氏族兴旺数千年的大本营。 此刻更是抵抗东方晋国阵营入侵的桥头堡。 也是西域原生文明的最后希望。 伽罗城浮空三百余丈,唯独有十二道天然浮空之桥与大地相连。 因此,易守难攻的伽罗城就留下了唯一的缺陷。 而且是致命且无法避免的缺陷。 在晋国阵营密密麻麻的火力覆盖支援下,晋国大军悄然登上浮空之桥,向伽罗城发动了攻城。 “来的好!晋国国君已死,晋国大军已经陷穷途末路。此刻,晋国大军妄想一举攻破伽罗城,摆脱战争泥潭!围攻伽罗城数月,他们终于开始着急了……” 伽罗城城主迦叶载爆发出畅快的大笑。 随后这个粗俗的中年汉子残暴的握紧钢刀,手心几乎出血。“既然你们要战,那就战吧!伽罗城居高临下,以逸待劳,这一次,伽罗城不会再败了!” “传我王令,各国诸侯速速把守伽罗城浮空之桥的关隘城墙,不得让任何一个敌人进入伽罗城!” “守城!守城!守城!” “三十六国诸侯者,若有丢失防区者,当斩,无赦!” 迦叶载坚毅的抚摸着手心的钢刀,他的神色充满了对战争的狂热和嗜血振奋。 “另外,传我王令,唯恐防守有失,三十六国诸侯,不得出城应战!” “迎战者斩,并除国绝祀!” “这场战争,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了!”迦叶载突然痴痴的望向天边那连绵无尽袭来的火石。 伽罗城中,一片火海。 大量无辜的士兵和百姓惨叫哀嚎,救火救人的呼声不绝于耳。城中的药馆,医馆,诊所中伤者络绎不绝,比比皆是。 天外的火石依旧源源不断的飞入城中爆炸。 万象纷呈的各种声音和景象出现在迦叶载的面前。 这一场景,突然打消了他战争狂人的兴奋感。 但很快他又冷酷的笑了笑。 心底一个疯狂的计划正在悄然蕴育。 打吧!杀吧! 这场战争,我不怕失败! 晋国,伽罗城欢迎你们! …… 浮空之桥高达三百余丈,是一道弧形的天然石桥。 在桥的顶端,则是伽罗城的城门。 十二道浮空之桥均匀的陈列在浮空岛屿一圈。 密密麻麻的士兵宛如蚂蚁般的攀爬着浮空之桥。 攻城正式开启了。 十二道浮空之桥上,佯攻七道,主攻五道。晋国大军势必一举覆灭伽罗城,完成统一西域的千秋伟业。 城门上。 “嘿呦!嘿呦!嘿呦!” 震天的吼声此起彼伏。 这是一道巨大的齿轮连杆机构,数十个强壮的贱民奴隶齐齐的拉动齿轮盘。 奴隶们一起唱着拗口且深奥的古格语言,歌颂着传说中一统西域的格萨尔王的史诗传说。 巨大的齿轮在奴隶们奋力拉动下,不禁响起了嘎嘎的艰难磨轴声。 只见一颗燃烧着的巨大煤球正在被缓缓的吊上城门楼上。 那漆黑的煤球上涂抹着大量的牛油和血迹,足有四丈大小的燃烧煤球被吊上城门上以后。则被迅速装入了弹射拉槽内。 “嘿呦!” 又是数十个强壮的贱民奴隶拉动拉槽铁链,瞬间火煤球就这样被抛入城下,落在弧形的浮空之桥上。 重力,弹射力,加速度。 瞬间火球便化作了生命收割机,将密密麻麻的晋国攻城兵卒碾下浮空之桥。 第一个火球刚刚滚过。 惨叫哀嚎连连…… 侥幸残存的晋国兵卒们,还没有反应过来。 第二个火球又从城门上弹射下来。 很快。 第二个。 第三个。 第四个。 密密麻麻的火球奔流不息的从城门上滚落。 …… 攻城因此暂缓。 帝国的将领们看着近在咫尺的伽罗城,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望着密密麻麻的兵卒死去,伽罗城依旧高高在上。各路将领都恨的咬牙。 此刻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甚至有将领想要求情大将军李景隆暂且撤军。 “不,军部的同僚们,你们已经用生命证明了对帝国的忠诚!接下来,该我们闻道院的修仙者上了!” “修仙者虽然无法直接杀凡人,但是破解这小小的火球还是可以的。”闻道院的方回,陈子昂,唐寅,朱硕,王渊潜,苏东山,唐寅,王守义等修仙者一齐站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