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八章 奥运开始,中国人也能跑 (第2/2页)
头雾水,比如salad,日本人的发音是“撒拉大”,google,日本人的发音是“咕咕噜”;taxi,日本人的发音是“他哭戏”。这发音换美国人来真的听不懂。 …… 岸清一来到一等舱的餐厅,他点好了餐,拿起了刀叉,努力的摆出一副绅士的样子。 岸清一是在美国留过学的,所以英文对他来说不是问题,虽然说起来仍然有些日本口音,并不像真正的美国人那样发音圆滑,但美国人也能听得懂。 今天一等舱的客人好像是故意扎堆吃午饭,所以一等舱的餐厅里,空位并不多,很多乘客恐怕要拼桌吃饭。好在西餐都是一人一份的,谁点什么菜就上什么菜,拼桌也并不影响。 只见一个戴眼镜的洋人男子走到岸清一对面的位置,开口问道:“我能坐下么?” “当然可以。”岸清一开口答道。 如果换成是日本人的话,大概宁愿站着等位置空出来,也不愿意去麻烦别人。美国人显然没有这个讲究,见到这里有空位,问一下没有人,也就坐了下来。 能坐得起一等舱的人,本来就不多,几天航行下来,岸清一对于一等舱的其他乘客也有了了解,他知道这个戴眼镜的男子,是一个有钱的银行家。 这个银行家点完了餐,随后望向岸清一,开口问道:“先生,你是去美国参加奥运会的吧?” “是的,我是领队。”岸清一颇为骄傲的答道。 “我见过你们其中一个运动员,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台球打的很棒,这船上几乎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昨天晚上的时候,我还跟他较量了一局呢,然后很不幸的输给了他!”银行家开口说道。 “谢谢您的夸奖。”岸清一脸上浮现出一缕笑容。 “回去得问问,昨天晚上是谁去打台球了,能够赢得美国人的夸奖,也算是为我日本在海外扬威了!”岸清一心中暗道。 此时,那个银行家接着说:“我记得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叫陈强,真没想到你们中国人当中,还有台球打的这么好的。” “陈强!”岸清一脸上的笑容瞬间不见了。 闹了半天,这个银行家一直在夸陈强! 还有那句“你们中国人”,这更是让岸清一好生受打击! “先生,非常抱歉,我不是中国人,我是日本人。”岸清一立刻辩解道。 银行家顿时露出了尴尬的表情,他开口回应道:“哦,我弄错了,我以为你也是中国人呢!抱歉,你们都是黄种人,我真的无法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你们日本人长的太像中国人了。” 银行家的最后一句话,又给了岸清一的内心一记重击。 什么叫日本人长的太像中国人? 难道这个美国人不知道,这种形容,一般都是形容儿子与父亲的么? 比如“你儿子长的太像你了!” 总不会有人说“你长的太像你儿子了。” …… 陈强的生活很滋润,白天的时候打台球,虐虐那些美国人,晚上的时候则进入到空间当中,继续训练短跑和跳远项目。 由于空间里的训练可以作用于身体,陈强的身体并没有变弱,反而越来越强壮。 刘长春就不一样了,七八天没有训练,他的状态就已经开始下滑,陈强甚至能够看出来,缺乏锻炼的刘长春好像长了一些肥膘。 对于即将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穿上没有什么运动设施,也没有空间给运动员训练,所以刘长春所能够做的只是在甲板上做体cao,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身体。 经过多日的航行后,轮船抵达了夏威夷。 见到久违的陆地,陈强当然要下船游览一番,更何况夏威夷本来就是一个度假胜地,前世的陈强也没有来过夏威夷,如今有了机会,陈强当然不能错过。 轮船在夏威夷逗留了一天,然后又继续启程,前往了美国的本土。 …… 在太平洋上颠簸了二十多天,陈强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洛杉矶。在洛杉矶的码头上,中国代表团领队沈嗣良、几位美国奥委会委员及华侨数百人早已经迎候多时。 沈嗣良是中华体育协进会的创立者之一,也是协进会的名誉总干事,此人有美国教会的背景,在抗战期间曾经担任圣约翰大学的校长,在汪伪政府担任过“市府咨议会”常务委员和“上海特别市体育协会”理事长等伪职,抗战胜利后因为汉jianian罪被判一年徒刑,出狱后去美国当了牧师。 由于中国是第一次派人参加奥运会,所以当地的华侨们非常重视,还特别找了轿车去迎接中国奥运代表团。车前甚至有两名美国警察驾着摩托护送,车后是延绵数百米的车队,浩浩荡荡,十分气派。可以看得出来华人的社团在洛杉矶,还是很有势力的。 车队抵达唐人街,立刻迎来了无数华侨的欢迎,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 汽车最终来到了一所大饭店,这是陈强等人的临时住处,而在晚上,侨胞团体也在这所饭店为陈强和刘长春举行了接风仪式。 …… 次日早晨,陈强来到了饭店的餐厅中就餐,并且在餐厅门前,随手拿了两份餐厅免费提供的报纸。 “美国的报纸质量比中国的报纸好多了,不仅仅是双面印刷,而是还能印照片上去了。” 陈强望着报纸头版一张有些模糊的照片,迅速的开始浏览标题。 翻过一页后,陈强看到了自己和刘长春的照片出现在报纸上,这照片非常不清晰,只能看到两个人在冲着镜头挥手,相貌却并不是很清楚。 “这昨天我们下船的时候,拍摄的照片吧。美国的报纸上竟然报道了我们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消息。”陈强看了一眼标题,眉头却皱了起来。 标题上写着的是:中国人也能跑? 看到这个标题后,陈强觉得愤怒,但并不觉得意外。 后世的陈强曾经看过一些关于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的记载,有刘长春的回忆,也有沈嗣良出版的一些书籍。而其中有多次提到过,美国报刊对于中国奥运代表团非常不友好,并且发表了很多歧视性的言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