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七零章 两金收官 (第1/1页)
万众瞩目之下,陈强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他领先第二名的美国选手一米左右的距离,他的最终成绩是10秒2,这已经陈强的极限水平了。 哈里森-迪拉德紧随其后,他的成绩是10秒3,他一脸的失魂落魄,显然是并不甘心失败。 另一位美国选手巴尼-艾威尔是第三名,他跑出了10秒4的成绩,对于这位三十岁的老将来说,一枚铜牌已经是很不错的收获了。 美国白人选手梅尔-巴顿则经历了一场非常糟糕的比赛,他只获得了第六名。 “赢了!”现场华人观众开始疯狂的欢呼起来,只不过人数有些稀少,很快就淹没在全场观众的掌声当中。 居住在伦敦的华人华侨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水手和一战劳工的后裔,直到五十年代,大批港岛移民开始涌入到伦敦,伦敦的“唐人街”才逐渐的建立起来。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英国并不是一个移民的好去处,国内大多数的有钱人移民还是选择美国和巴西。 赛场边,中国代表团的总干事董守义忍不住哭了起来,他实在是太激动了,陈强冲线的这一幕,让他想起了十二年前的柏林奥运会,当时董守义也曾经亲眼目睹陈强获得百米短跑的冠军,而且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我的去发电报,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国内!”董守义说着,已经向电报房的方向跑去。 …… “号外,号外,陈强再夺奥林匹克金牌!” “号外,伦敦奥林比克运动员,陈强为中国摘得首金!” “时隔十二年,陈强复出摘金!” 上海滩,报童们挥舞着手中的报纸,高声的叫喊着。 陈强在奥运夺冠的消息传回国内,又是举国轰动,但比起十二年前或者十六年前,轰动的效果却要差的太远。 对于很多年轻的中国人来说,“陈强”这个名字只存在于传说当中,他们只是听说过陈强的名字,却没有亲身经历陈强的辉煌时刻。 这就像是现在的中国球迷,都知道乔丹很厉害,但是亲眼看过乔丹打比赛的人却并不多。对于大多数的中国球迷来说,乔丹也只是活在传说当中。 连年的战乱,使得国内的体育事业严重的倒退,全运会停办了十几年,地方上也无力兴办运动会,体育运动在国内的影响力几乎变成了零。众多大学要么停课,要么被迫南迁,大学生们连安稳上课的环境的都没有,更别说是去从事体育运动了。这个时代的中国,大学生是从事体育运动的主力,若是连大学生都不去搞体育了,也就没有人去关注体育运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