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信抵万军 (第1/1页)
何府,书房。 廉州府主要地方官员都聚集在这里,何济端坐在茶榻上,面色阴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场中一片寂静,怕是一根针掉落地上都能听得见。 “都说说,你们如何看待此事?”何济道。 场中已然沉默,何济有些不耐烦道,“老余,你先说。” 廉州同知余常景正坐在何济身旁。 闻言,迟疑片刻,慢吞吞道:“何大人,此信不过是一封挑拨离间之信,不足为虑!信里说只接受武将投降,文官则斩尽杀绝,本意想让廉州文武不和。” 何济闻言,不可置否地点点头。 “哈哈,此信突显那北魏雷少轩年少无知,目中无人。”一个鄙夷的声音,突兀地在一旁响起。 “张肃自诩名将,苦无战事,无法证明自己。如今东兴被围,张肃不惊反喜,一心坚守东兴城,企图借守城一战成名。而守东兴城,他最担心的便是廉州文官思想不一拖后腿。此信让满城文官毫无退路,只能一心一意助张肃守城,真是愚蠢至极!” 声音顿了顿,又道:“雷少轩企图用此信离间廉州文武官员,不过是一厢情愿,想当然而已。” 何济转脸看去,插嘴出声的是幕僚徐宪,不由眉头一皱,斥道:“胡言乱语!廉州为朝廷一郡,文武官员本是一体,难道守城是张肃一家之事,而我们只是看热闹拖后腿的?” 徐宪的脸瞬时窘得通红,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片刻,廉州功曹史松哲放下茶杯,道:“徐先生此言差矣!雷少轩绝非年少无知。” 闻言,场中的目光都注视向史松哲。 “此信用心险恶,十分歹毒,不可不防!” 史松哲缓缓道:“虽说文武本是一体,不过张肃与我等素来不和也是不假!当前张肃是一心守城,然而危急之时,谁敢赌张肃与东兴城共存亡?” 史松哲环视场中,目光锐利,道:“假设张肃弃城突围,以图后事,我等怎么办?我等家眷怎么办?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张肃出其不意地突围,会通知我们吗?会等我们吗?” 此言一出,场中瞬时陷入死一般沉寂。 任谁都知道,张肃与在场的多数人势同水火,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张肃真要突围,怎么可能带上文官?张肃巴不得借北魏军之手,除掉在场的这些人,尤其是何济! 如此看来,雷少轩的这封信不啻是一个信号,这信号是说给张肃听的:别死守了,让我帮你除掉满场文官吧,那是你的死敌! “如果张肃与我等关系融洽,又誓与东兴城共存亡,此信会让我等团结一心,共同守城;然而张肃与我等不睦,此信便是我等的催命符,让张肃笑看我等陷落北魏军之手,尸首分离!”史松哲缓缓道。 “哼,弃文官而逃,也是死罪!他敢?”何济面色阴沉道。 “如果他能突围逃脱,事后只需说我等怕死,企图投降,而他宁死不降,被迫突围以图反攻。那时,我等陷于城内,一切还不是他说了算?”徐宪小声道。 “就算张肃想陷我等于城中,也不是他能说了算的。别忘了,何大人掌握了守备一营、民团、衙役等兵力。还有,征召青壮男子都是地方官员负责,虽然都编入守城队伍,日常管理仍有我等负责,也算是咱们州府衙门掌握的。我们并非没有一战之力,担心什么?”通判蔡申不满道。 “守城军民很多都是东兴城本地人,我们驱逐老幼妇孺病出城,被北魏军收容,此事不知道让多少人心怀不满,对我等恨之入骨!如今城内青壮男子虽然上城楼守城,谁知道里面有多少人是真心守城,多少人怀恨在心,咬牙切齿,恨不得食其rou……”廉州知事戴文青偷眼看了一眼何济,有些不满道。 驱逐百姓出城的举动,是一面双刃剑,一面虽然能消耗敌军粮食,另一面,却也极大地打击了城内守城军民的士气。此计的制定和执行十分仓促,廉州知事戴文青十分有意见。 “好了!”何济打断了戴文青的话,瞪了他一眼,“此事已成定局,无可更改,就不要再啰嗦。眼前商量如何守城,先别乱了心。” 何济不耐烦地训斥戴文青,心里升腾起一股无力的感觉。 身为知府,何济掌握了廉州大部分权力,廉州上下各级主要官员都是自己的亲信。不过,仍有些官员,如廉州同知余常景和戴文青等,表面对自己恭恭敬敬,实则若即若离,心怀不满。 何济环视一眼,冷厉道:“如果城陷,我固然难逃一死,难不成你们就能活命?别忘了,正是雷少轩,将粮仓几千降军杀得干干净净,他会放过你们几个人?” 闻言,众人心中一凛,一股寒气从心头升起。 这才想起,雷少轩前后两封信,杀气腾腾,语气决绝,毫无宽容和商量之意。 尤其是第二封信,直接认定守军让百姓出城,有仁慈之心,而驱逐百姓出城,皆因地方官员残暴歹毒。因此,要对地方官员斩尽杀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