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建国路_第514章 五铢钱(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4章 五铢钱(二) (第1/1页)

    第514章五铢钱

    “胶东王虽然有重大的嫌疑,但在臣看来,还有一人的嫌疑最大。”公孙援一边揉着酸痛的腿一边说道。

    公孙援大清早还没有来得及洗漱,大将军便来人通知自己,大将军要紧急召见自己。公孙援在来的路上,已经大概猜想出了是什么事情。

    各地送往大将军府的公文,公孙援都有权过目,甚至在刘辟非不在的期间,遇到紧急的事情可以优先处理。

    关于榆荚钱案,公孙援心中也已经有了处理的腹稿,但因为这两人都是大将军亲自任命的重臣,公孙援更希望明白了刘辟非态度之后,才提出自己的办法来。

    待刘辟非将怀疑目标锁定在刘濞时,公孙援便说了上面的话。

    刘辟非问道:“那人是谁?”

    “南越国赵佗。这些年来,南越国的商人活跃在汉朝的海疆一带,他们利用轻薄的榆荚钱,从汉朝购买大宗的铁器,牛马,布匹,这早已经不是秘密。”

    如果是刘濞所为,胶东国并不产铜,想要购买便很艰难,公孙援实在不明白刘辟非为何会将怀疑的目标锁定在刘濞身上。细想其中原因,即便是同行诸侯王,还是未能全部信任吧。

    在公孙援看来,南越国这些年发展的这般迅速,利用私铸的榆荚钱大肆谋利,绝对是其生意链上很重要的一环。

    刘辟非听了,却是一怔,他竟是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给忘记了。

    公孙援道:“大将军不如给市舶司下令,让过往汉帝国的商船,都缴纳足额的半两钱作为钱币,而小钱则继续在民间流通。”

    刘辟非问道:“这样,不是让南越国有了渔利的机会吗?”刘辟非是决定扩大与南越的贸易往来,但他可不要赔本赚一声吆喝。

    公孙援笑道:“并不会。小民自有小民的智慧。不瞒大将军,对于榆荚钱,民间可从来没有把其等值为真正的半两钱来花,在民间,五枚榆荚钱才等于一个半两钱。林溪将军要从丹东订购船只,榆荚钱不久因为贬值,其价值缩水了一半吗?”

    原本能够订购十艘楼船的钱,如今只能够订购五艘。

    公孙援继续道:“南越国这是在免费帮助我们制造货币,促进商品的流通呢。”公孙援说的正起劲,却看到刘辟非一双略显冰冷的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公孙援心里不由得打了一个突,赶紧收拾起放浪形骸的模样。

    刘辟非冷声道:“是啊。铜钱多了,是能够促进商品的流通。可是对于那些种地的百姓的影响呢?我们向百姓征收赋税的时候,我们是要半两钱呢还是要榆荚钱呢?”

    公孙援听了,脸上的笑容不见了,额头冷汗直流。他身为刘辟非的心腹,素来知道刘辟非有养育万民的志向,体恤百姓。

    公孙援刚才所说,或可能促进商品的流通,但对于小农生产,却有着破坏性的打击。

    不必商人,手中的钱财来回流通频繁,钱一到手,便很快用来购买别的和货物,货币通胀,对于这些商人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对于小农来说,他们往往会将钱存储起来,攒钱用来添置农具,或者用于交税。

    但铜钱的贬值,让农民原本辛苦攒下买农具的钱,最后连个柄都不能买到。倒是农民交税若是用半两钱,却是增加农民的负担,若是用榆荚钱,却是减少官府的税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