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18终成气候(上) (第1/1页)
正象王群骥离开之江时对常宁说的那样,省第一棉纺厂事件之后,常宁已经在省常委会里站稳了脚跟,实际的地位,甚至不输于三驾马车了。 常宁也小心的和三驾马车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糸,对于省委书记陈海林,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尊重和支持,投桃报李,陈海林也给予常宁最大的尊重。 至于省长张华顺,两边都保持着对对方的戒备,基本上处于一种老死不相往來,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倒是省委付书记余传仁,常宁始终还是提防的,但表面文章还得做,为了表示尊重,常宁还几次请他來宁州市党校上课,自己也耐着性子做过“学生”,关糸仅此而已。 宁州市秉承了常宁“稳定压倒一切”的宗旨,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秩序良好,平安无事的渡过了上半年。 这一年,发生的许多国家大事,还是值得常宁记忆。 党内德高望重的三老,许老、余老和程老,先后相继与世长辞,曾经的九老,只剩下宁老、计老和方老。 七月一日,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邀请,常宁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交接仪式,由于他的身份特殊,背景双重,从而得以在交接仪式的主席台上就座,敏感的各国记者,联想到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五大,马上断定,这位三十七岁的年轻人,将会在新的中央委员会里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成为内地政坛一颗耀眼的新星。 九月,离十五大开幕还有两天,常宁特地请假,推迟了赴京的时间,和从香港专程赶來的妻子杨阳一起,自己亲自开车,陪着老同学陈梦,來到宁州市监狱,迎接提前出狱的老同学张宏明。 张宏明作为原宁州市付市长,因宁州金融腐败案被判刑五年,这次常宁动用个人关糸,为他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才得以提前出來。 陈梦是张宏明的妻子,一直都在之江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之江大学为数不多的几位留学归国的女教授。 坐在亚陆有限公司总部大楼的办公室里,常宁望着张宏明微笑道:“老班长,一直沒去看望你,不会生我的气吧,” 张宏明笑道:“你不去京城开会,专门來接我,这不足够了吗,我知道,要不是这家伙以权谋私,我还得在里面多待些日子呢。” 看到张宏明情绪不错,常宁也放心不小,只是说话比较小心,尽量不往过去捅。 “我听陈梦说,你在里面读了不少书,怎么样,对今后有什么想法,” 张宏明点头说道:“不错,我是有个想法。” “能否请老班长透露一点,” “我在咱们青阳的西部,发现过一块非常类似于法国红土地的地方,面积至少在三十平方公里以上,很适合种植葡萄,如果再引进法国的葡萄酒制作工艺,完全可以形成青阳经济新的增长点。” 常宁说道:“老班长,你这个大博士,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你写的那本书,叫手稿,陈梦托人寄过來,我专门拜读过了。” “是吗,我记得,你是最不喜欢读书的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