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方一帖 (第1/1页)
舒云鹏沉默了,他当然知道,近些日子,自己胸中的戾气确实减退了不少,变得平和了。他觉得这很正常。但张静怡却说这会害死人,够夸张的。“所有科学命题都要有可证伪性,不可证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这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提出的概念。可证伪性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波普尔认为判断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是:falsifiability。但是在今天,就已经有很多理论让人左右为难了。如多世界诠释是一种假定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并以此来解释微观世界各种奇特现象的量子论诠释,其优点是不必考虑波的坍缩。这种思想“优点”就是剔除了人的主观因素,绕过了“塌缩”和“观测者”。而哥本哈根诠释不认为波函数除了抽象的概念以外有任何真实的存在,我本人在今天以前是非常认可这一点,因为它同时还可以用量子原理较好的解释意识的起源和机制。而多世界诠释允许观察不到的现象也有可能存在,在思想上就“先验的”决定有观察不到的存在,这一点和我们已知的哲学观很像。所以会回到最初那个悖论:观察不到,又怎知存在呢?“行了,别吓唬我!”说话间,舒云鹏无意中看了下时间:“糟了,我要迟到了!”再说一个例子:超弦理论。当今可以说分成了两大派别,一派是坚持不可证伪的理论不是科学理论,而另一派则说对手是波普尔的跟屁虫。哈佛大学教授皮特·盖里森发明了一个新词“popperazzi”来讽刺扯着波普尔虎皮的科学家们,依他来看,那些人都把科学想得太简单了。“我睡过了,”项紫丹说:“哥,你以后别来值班了!”人类主流认知体系是人类意识从模糊化、随机化到固定化、系统化,再到意识工具化的过程。与作为人的个体从诞生、成长的意识进化走的是同样的过程。而科学理论的诞生,也是同样的从灵感突现到观念系统化,再到工具化过程。可以说,人类主流认知体系是人类意识从模糊化、随机化到固定化、系统化,再到意识工具化的过程。人类意识进化史,也就是人类认知进化史,即巫术、宗教、哲学、科学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意识进化的不同阶段性产物。“是的,您那班我顶了,”伊丽莎白说:“我们特战队现在什么事也没有,我几乎是一天玩到晚,还不如来值班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