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二百九十三 章 再次联系 (第1/1页)
梁晶晶是名很优秀的战士,藏身的本领自然很高。手机端太空船绕了一圈,看不到有人影,几个人只能怏怏而回。 2015年12月初,上百名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哲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们集聚一堂,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召开了会议,讨论基础物理学如今面临的科学理论界定的问题。 一年前,物理学家GeorgeEllis和JoeSilk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起争议的文章,倡议召开一个这样的研讨会。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在开幕演讲上试图告诉大家哲学对物理学没有帮助。他引用理查德费曼的话说,“像是鸟儿们需要鸟类学家一样,物理学需要哲学家。” 但现实中的基础物理学研究正在面临挑战。 戴维格罗斯在演讲。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弦理论一直被理论物理学爱好者所热衷讨论。弦论成为了美国80年代后物理学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无数装帧精美的科普书籍,恢宏大度的电视节目,气吞虹的TEDTalks都以它为焦点。资深的理论物理学家们用简单的语言来介绍它,让普通民众爱上了这个不需要通过复杂公式来理解的理论。 而此次慕尼黑会议得出的结论是,弦理论还没成为一个科学理论。 “你以后别乱说,艾米莉,”回到地下城下了太空船后,项紫丹对艾米莉说:“哥要是狠心,还会出去找?” 用风靡全球的纪录片《优雅的宇宙》中的话解释,在弦理论中,世间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是由10^-36m大小的振动的弦和“膜”构成的。绝大多数有关弦论的公式是建立在11维空间之中。1974年史瓦兹发现了弦论与重力之间的联系;1995年爱德华威滕又提出了M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弦理论。 人类可观测到宇宙中范围相当大的一部分,但现代物理学正在对这范围以外的地方进行研究。 反对弦论的人们认为,物理学家们不应该把精力放在那些现阶段已经知道无法用实验证明的研究之上。60年代以来,没有发现任何能证明弦论的实验,与弦论相关的多宇宙论更是超越了现实世界的范畴。 “但他没有认真找,”艾米莉说。 问题回到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的辩论。物理学家和弦理论家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而在过去,理性主义者的理论最终大多都被无情地证伪。在近年,暴涨理论已经被认定为不科学,就是因为该理论宽泛至无法与现有观测产生关联。 弦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哲学家RichardDawid是那篇《自然》杂志上的文章批评的对象之一。他持有的“非证实性理论评估”在理论物理学界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缺乏坚实的哲学依据。此次会议过后Dawid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但其余的专业人士达成了共识。 参与会议的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们赞同Ellis和Silk的观点――人们必须意识到实证检验与非科学的界限。虽然在当下,超弦理论的倡导者仍在领域内有着至高地位。但数学的天地如此广阔,宇宙存在那么多的可能,人们不应该只将目光放在弦理论之上。 “闭嘴吧艾米莉!”项紫丹有点冒火了:“你还想折腾什么?看看现在,我们只剩下四千多人了,琼斯人经过千万年的星际旅行,人口还有五位数,可我们啥也没干,自家伙里把人都折腾完了,还想干嘛?” 唯心和唯物 这似乎是哲学范畴的内容,不应该拿到物理世界来讨论,理应与物理世界绝缘!但是,当你看过电子的神出鬼没,看过薛定谔所说的猫,你就会不经意间对这个话题拥有浓厚的兴趣。薛定谔的猫在我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下,是违反我们的正常逻辑思维的。但是,即便如此,量子论下的世界从来就是让人困惑的,也正如玻尔所言,“如果某个人对量子力学没有产生过困惑,那他就从来没有懂过量子力学”。量子力学颠覆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传统观念,但是宏观世界下的我们却终究还是无法摆脱宏观世界对我们的束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