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如果有的话 (第1/1页)
高考。 可能全世界再没有任何国家的人会比华国人更清楚高考意味着什么。 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未来,甚至决定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未来。 金榜题名或者名落孙山,那将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生。 所以,对于华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子而言,高考那绝对不亚于上刑场。 只不过,伸头一刀,缩头还是一刀。 这一天还是来了。 每逢高考必下雨。 七月七号。 天还没亮,外面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似乎连老天爷都知道,这一天是华国那莘莘学子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特意为他们降雨来压制那闷热的天气。 按照每年的惯例,这一年东南高考依然还是随机分配考场。 赵江川所在的考场是鹭岛二高,距离他们家有差不多五公里的路程。 有车就是好。 在别的学生一大早生怕跟不上早早起来挤公交的时候,赵江川还在闷头睡大觉。 闷头是因为,赵江川很郁闷。 昨晚,他兴奋了半天去学校找李寒若。 可是,无论他怎么威胁李寒若就是不给他开门,还劝他要好好保持精力应对高考。 最后无奈之下,他只能再灰溜溜的溜回家。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赵江川不郁闷才见鬼了。 所以,赵江川愈发不待见高考。 见鬼的高考。 直到赵东来都看不下去去了,这家伙才被逼着起床。 吃饭,洗脸、刷牙。 一脸淡定的样子,根本就没有任何面临高考该有的紧张。 不过也是,真要是紧张那才是见鬼了。 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必要的原因,赵江川恐怕根本就不会参加那在他看来无聊的高考。 再高大的学历,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或者说,只要不是神仙。 什么学历,什么性别,什么年龄。 对于他从事的金融市场而言,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因为,不管是任何人都不能够保证,可以在金融市场这个充满变数的战场里一定赚钱。 无论是再好的基本面分析,或者是再深入的调查研究,也不管是再准确的技术分析。 对于永远是两个可能的投机市场,也只会永远只有两个结果。 亏或者赚。 就像后世各种出了名的专家。 什么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或者顶着一堆头衔的分析师,和那些听上去很唬人的教授。 平时分析的头头是道。 基本面,政治环境,政策面。 全球经济数据以及供需关系,或者上市公司的前景财报等待。 包括各种政策的解读,未来前景的分析。 各种各样的分析,似乎非常有逻辑有水平,听上去也非常合理。 但这些,全是然并卵。 他们曾经信誓旦旦的每一个不可能,总是会被市场无情的打脸,他们曾经只差没发誓的每一个绝对不会,也好像从来就没绝对过。 就像某位经常上电视的公众人物。 他的婴儿,他的地球,甚至他老婆的zigong。 都一次次的被市场打穿。 但这并不能够打击他们的信心,他们依然坚信他们自己所说的真理。 至于是真信还是假信,那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或者说,结果是对是错并不重要,反正他们该赚的钱一分都不会少。 至于脸,如果这些人有脸的话。 但可怜的接盘侠们,在那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中。 每一次都说我不信,但最后还是信了。 在当着青绿色跟麦苗相近的植物很多年后,很多人才会明白。 在那变化莫测的市场中,除了知道未来,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就可以赚钱。 恰好,赵江川就是那个知道未来的人。 但即便是他,都不一定敢保证一定能够挣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