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将_第三十六节 各出计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节 各出计略 (第1/1页)

    第四十五节各出计略

    卯时中刻,沉睡中的楚云谦已经醒转过来。他也是确实不易,虽然昨天连夜奔逃,险境环出之下还能够准确的醒来。一番忙碌之下,鱼汤的鲜味在营地里弥漫开来。

    当楚云谦轻轻叫醒长平的时候,佳人第一个反应就是俏皮的皱了皱眉鼻尖,然后欢声道:“楚大哥,是鱼汤吗?”

    楚云谦微笑的点了点头,长平轻斜螓首道:“是昨夜抓得的吧?”然后不待楚云谦搭话便双手收拢在胸前道:“楚大哥真厉害!”

    楚云谦看着一脸崇拜模样的长平摸了摸鼻子心中忖道:“不久抓个鱼嘛,有这样夸张吗?”他恭敬得道:“殿下请尽快用餐,一会我们就要上路了,元军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

    长平连忙应允,急急走到溪边梳洗起来。

    二人喝着鱼汤,昨夜竹筒之中小有收获,七八条小鱼钻进竹中。楚云谦将它们剖洗之下,一股脑的放在竹筒中炖成鱼汤,早春的野鱼自是滋味鲜美,长平也是频频赞不绝口。

    正在此时,对岸传来袁泽的笑声,包含内劲笑声洪亮至极。

    袁泽笑道:“楚兄,在下遵守诺言,现在前来追击,还望兄台不要叫袁某失望!”

    长平闻言心中一惊,愕然俏脸雪白看向楚云谦,楚云谦微微一笑道:“殿下不要惊慌,他们渡河不会太容易,我们现在可以走了。”

    长平点头示意同意,楚云谦便将丝绦取出道:“还要冒犯殿下,请恕微臣不敬之罪。”

    长平闻言知道楚云谦要背起自己,不禁面色一红道:“楚大哥,婷儿不能自己走吗?”

    楚云谦闻言知道长平顾忌自己的女儿身,但是逃亡平时,加之驿马道一战之后,双方已经没有任何计划与顾忌,只是追逃这两个简单目的。他实在不敢有丝毫马虎,放任长平自行奔走,自己倒是轻松,但是慢速之下必会使得危险急剧增大,何况对方还有追击高手。

    他微微一思索道:“山间路险追兵在后,还请殿下见谅。”

    长平哪里有不见谅之处?闻言之后便双腮羞红的走到楚云谦面前任其施为。

    楚云谦没有注意到这些,他想的更多的是怎样利用目下的环境给袁泽一击,以便于顺利逃脱。

    袁泽此时正是目露寒光的看着瀑布上游的水面。曾元说的没错,这瀑布上面约十里处便是一个宽阔的河道,只是水流湍急,竹筏在河中极难控制。好在曾元不愧是斥候高手,渡河架桥是技艺娴熟。他先前亲自带队率先过河,将河道上设起了一道绳索,后续渡河人员都是缘绳划动竹筏,虽是险情不断但却是无一倾覆。

    袁泽不满的是,通知过楚云谦后,来到这渡河地点方发觉这可是要废番功夫和时间的。因而方才石从玉小声的埋怨自己通知了楚云谦自己的行动追击时间,他却是知道通知与否并不重要,楚云谦不会傻到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的追击时间。只是面对石从玉这种色令制昏的小人,袁泽也是不愿解释,冷冷的看了一眼石从玉后便不再言语。

    约计一个时辰的时间,袁泽等人才渡过河道在曾元的带领下,沿着山势绕行了十余里山路才来到楚云谦昨夜宿营的地方。

    曾元在探查之下叹息道:“袁大人,楚云谦此人确是熟悉这山中行径的门道。”

    袁泽双眉一皱道:“何出此言?”

    曾元一指营地痕迹道:“大人请看,这宿营之处近水靠石,火塘输暖、竹筒捕鱼无不是这山间宿营取食的秘诀,他竟然都是深谙此道。看来我们追击一行,恐怕要颇费周折了。”

    袁泽道:“我们数百人难不成还追不上他们两个人?岂不是笑话!”他向来自负,现在是自己占据绝对优势,怎么愿意服输?

    曾元连忙道:“大人说的是,看着痕迹楚云谦为了尽快逃亡已经将长平背起来了,所以去迹只有他一个人的。末将以为长期下来,必然会累垮他,追上他只是时间问题。”

    袁泽赞同的点点头,示意追击。一行人员如同狼群一般扑向楚云谦离去的方向。

    楚云谦正背着长平在山间疾走,沿途他都在留意山间的兽踪,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可不想误入猛兽的禁区,和这些庞然大物交手;一方面也在寻思着打些容易得手的小猎物以裹腹。

    长平在他背上不时取出香帕为其拭去时时额上冒出的汗珠,佳人如此恩重倒是惹得楚云谦很是感激。

    长平疼惜的问道:“楚大哥,要不让我下来走一会?”

    楚云谦知道长平是疼惜自己,但是追兵在后是在耽搁不起。再者他在奔行中运气内息,气脉悠长之下可以清晰感受到内力的精进,虽然肌rou躯体是有些疲乏,但是却是精神暴涨,不禁为刘静安所交付的武学感到震惊,一代宗师的武学见地确实是犹如天人。

    这种感觉已经在这几日中出现过数次了,他淡淡一笑道:“殿下勿要挂怀,微臣如果坚持不住自会请殿下辛劳。”

    长平闻言轻“嗯”了一声道:“楚大哥,元军离我们现在有多远?”

    楚云谦默算了一下道:“估计不会超过两个时辰的路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