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将_第五十二节 天下时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节 天下时局 (第1/1页)

    岳翎看着这惊讶的数人道:“云谦可知你是难得的帅才?”

    楚云谦连忙道:“晚辈不敢自居。”

    岳翎道:“从殿下口中老朽得知你这些日子与元兵缠斗的事情,端的是惊心动魄。老朽早年叱咤风云,见惯了奇兵之举。同样是喜欢利用水火等自然之力,但却是绝没有用到这些野兽。云谦狼群、蜂群、野熊之举,倒是让老朽大开眼界。”

    楚云谦道:“不过是机缘巧合,云谦早年又是多年从事山中狩猎,所以一时侥幸罢了。不敢劳岳老伯谬赞。”

    岳翎笑道:“为帅者,知天时而懂地理,精政务而通民情;杀伐果决而与士卒同甘苦,有慈悲之心而惜敌手性命。这些才会使得将士用命而百姓归附,才能打造一支仁义之师而一统天下。只是老朽没有料到云谦竟会是如此年轻,当真是大蜀可得天下了。”

    楚云谦连忙站起恭声道:“云谦末学之辈,怎敢当老伯厚赞。”此时楚云谦是有些诚惶诚恐了,他可从来没把自己想的这样高大。

    岳翎却压压手,示意他坐下笑道:“你也不必如此惶恐。英雄末问出身,有才不在年高。不说千年前干罗十二岁为相,就是老朽当年不过是二十五的弱冠之年,不也一样挥鞭天下?老朽当年身边的将才大多不也一样青春年少?”

    岳翎说到这里脸上扬起霸气的光辉。

    他接着道:“老朽并非虚言,眼下元宋伐蜀势在必行。天下均衡之势必会打破,烽烟顿起之下,势必会有一主执宰天下。云谦可有什么看法?”

    楚云谦微微思索一下道:“云谦以为,天下八十一州,元得三十二州,带甲百万实力强劲为天下之首。而宋的二十州,君强将雄,常年来对峙元国,堪称兵强甲厉;而我大蜀的腹地天府九州,剑屏与盘江天险,使得南北分立为诸国缓守之要冲;越得十二州,却是南疆多为山地高原,为防异族孔雀王朝,倒是山地步骑兵冠绝天下。吴得天下八州,却是多为闽邰鱼米之乡,海域绵长,水师雄劲。云谦只看出,天下归元宋可能性较大,但元宋争雄北地,常年对峙互有胜败,双方实力均不足以歼灭对方。唯一的可能便是吞并我大蜀,大蜀国力雄厚,民间殷实。所以,蜀若被灭则天下必会出现一强之局面,一统之业可成。”

    岳翎赞许的道:“言之有理,但是你却没有道出吴越是否可吞蜀,毕竟军力武备上,大蜀是诸国中最弱的。”

    楚云谦一愣道:“吴国推行墨家学说,主张兼爱非攻,是万万不可能主动出兵伐蜀的。即使是他出兵,但是水师雄劲却是步骑不足,也不可能攻占我大蜀平原腹地。越国虽是步骑不下四十万,但是常年与孔雀王朝对峙,山地步骑兵或可纵横天下,但是其水师却是不可能突破盘江入主大蜀。”

    岳翎叹道:“这便是了。吴越无力并蜀,所以天下不可能为其所有。元宋国力强大,却是自相征伐,即使此次联手灭蜀宋得先机,却是迫得元国必会倾其全力伐宋,结果熟未可知。反倒是越国会趁此良机攻入蜀国,天下必会纷乱异常,一统之象却是有多增变数。”

    楚云谦道:“这倒是云谦所不知,只是岳老伯何以断定大蜀可以一统天下?”

    岳翎沉吟道:“蜀国立国之后,东有武安关、临关、剑阁;南有盘江卫护,可以说是向北据险虎视北国,向南则靠江雄望南朝,地利可谓是得天独厚。而蜀国数代明君临朝,藏富于民,经济实力之强冠绝诸国。同时国中推行儒教,礼法深入民心。只不过是在军事外交上却是偏向道家,无为之下以至于军备松懈。也正是这种现象,却使得大蜀得以立足与诸强间。因为每国都知道大蜀亡不得,谁占据大蜀的天府之地,必会国力大增定鼎天下。”

    楚云谦闻言陷入沉思中,这岳翎所言却是处处切中要害。

    大蜀确实是处于这种情况之下。经济实力强劲却是武备松懈,使得领边诸国毫无危机感。同时数百年间,无论是元、宋、越任何一国攻击大蜀,一般多为劫掠财务。只要危机国本,必会有其他国鼎力相助。这就如同宋、元一般,一旦一国居于劣势有丧亡失地之险,必会引得蜀、越前来相助,或是财物或是兵马。

    岳翎笑着又道:“可叹是数百年间,蜀国均是如此,却是让这些当代豪杰忘却了蜀国的危险。”

    楚云谦愕然道:“我大蜀又何危险?”

    岳翎笑道:“蜀国虽然武力疲惫,但是却是民间富甲天下。国君多年来减免税赋休养生息,百业兴旺人丁殷实,,若是改弦易辙充实武力,只要有良将,数年类打造一支精兵是轻而易取的。同时正是数百年来,蜀国武备疲弱,没有中坚战力或是传统战法的束缚,所以可以从头开始建设各类军种,势力之优先可谓得天独厚,此其一也。”

    楚云谦点头称是。

    岳翎接着道:“大蜀内儒外道,对外显得无为且国力疲弱。但是内儒却是在数代国君推行之下深入人心,忠君爱民与儒家的忠孝礼义相结合,以家族为纽带建立起了一个核心政权,这便是人心思归的大一统根基。反观元依法家中心思想建国,重实际而轻百姓,黎民敬畏之心多与拥戴之意,岂能长久?宋国是法家与儒家并用,但却是重法轻儒,法家重严刑峻法,但是国内却是豪强世家纵横,既然刑不能上大夫,又何来仁政可言?两相矛盾百姓怨气升腾,这又岂能一统天下?越国却是兼采百家思想,但兵家占了主导,年年攻伐不断却是鲜有建树,国内良将功臣不少却是难得善终。国主是骄狂自大,这一国却是文不足以养士,武不足以掠土,覆亡不过是朝夕之间的事情罢了。吴国是以墨家治世,倒是不必再细说了。一统天下之时,八州安逸之土,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这此其二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