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贫民窟中遇恶霸 (第1/2页)
李致远在席间曾经有意无意地问起关于火器的问题,只是这些读圣贤书的尚书们似乎并不太了解,也不是很关心,史可法只是说火器的营造归南京兵仗局,并不归南京兵部管辖,目前负责的是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 李致远倒是知道这个韩赞周,他还有个叫李国辅的养子,这两个太监都比较有骨气,韩赞周在南京被攻破后自杀殉国,李国辅对明朝也很忠心,可惜他不知道去哪里才能结识这两个人。 从张府出来时,天已经黑了,他现在也不想去群芳阁看卞氏姐妹了,今天在张府和这三个老尚书周旋的实在很累,偏偏还得装的一脸谦虚受教受宠若惊的样子,李致远现在只想回客栈好好休息一晚,明天还得去南京吏部衙门领取官服、印信。 李致远回到客栈,将高宏图给的会票小心收好,他打算明天就换成现银。 明朝并没有什么银票,宝钞也早就废弃不用了,现在大额的银子流动不方便,有些钱庄、银铺就采用了会票这种形式,凭会票可以到连锁的钱庄换取现银,但是会票本身并不能当钱使用。 按一斤等于十六两计算,2000两就是125斤,很是沉重,但是没办法,去了婺源肯定没法换了。此去婺源如此遥远,再加上还得带钱带人,看来得租几辆马车了,如今路上又不太平,李致远又是好一阵发愁,难道还得请保镖不成? 由于明天还有挺多事情要办的,李致远早早的就睡了,果然是睡得早就起得早,天刚亮李致远就醒了,刷牙洗漱之后在客栈简单的吃了早餐,然后就准备赶往南京吏部衙门。 在懒懒散散的南京吏部衙门领取了官服和吏部的委任文书,李致远又打听了官员上任的一些规矩,原来还真有不少规矩。 比如像他这种知县一类的小官,上任一般是不能带家眷的,不过带个小妾、仆人伺候起居也没啥大问题。 一路上可以凭吏部文书住驿站,沿途的驿站和府县也都会收到通知,但是免费的马车他这种级别的是享受不到了。 另外到任之前还得先去府城拜见他的顶头上司——徽州知府,至于和前任交接,现在婺源知县缺任,也就用不着交接了。 李致远这一盘算发现麻烦还不少,最重要的就是叶小繁怎么办?待在江南很危险,一年后江南就要沦陷了,兵荒马乱的他实在是不放心,他打算稳定之后一定要先把叶小繁接到身边来。 另外此去是否还要带师爷?他刚当上知县,实在是不了解情况,如果不找个懂行的,去了简直是两眼一抹黑,可他毕竟也不富裕,绍兴师爷可不便宜啊。 再就是此行路途遥远且一路又不太平,凤阳府、庐州府刚经历战乱,想必是盗贼、流民遍地,必须得带些孔武有力的保镖,否则死在半路都说不定。 趁现在还在南京城,他必须得多拉点人随他去徽州,不过现在世道艰难,衣食无着的人很多,只要能给口饭吃,不愁没人给你卖命。 所以李致远打算立刻去南京城穷人、贱民聚集的贫民区去招募护卫,他在一个卖烧饼的小贩那问清了南京城里贫民都住在哪,拿了两个烧饼就一路寻过去了。 晚明的江南社会极度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南京、苏州、杭州、常州等很多江南城市都聚集了大量人口,商人、手工业者、工匠等各行各业的人员也大量涌入大城市。 而晚明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很多失地农民也不得不入城,或成为工匠、苦力,或成为小商贩,甚至卖身大富之家为奴为婢。 都说江南富裕,实际上贫穷困苦者更多,只是底层的贫民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留下痕迹的都是那些有钱有势、穷奢极欲却又擅长附庸风雅著书留名的达官贵人。 他们修园林,建豪宅,奴仆姬妾成群,生活极度奢侈,因此在后人眼中,似乎江南人人皆富。 李致远走了约一个小时来到小贩所说的“穷人住的地方”,位于城墙边上,街道狭窄,房屋低矮,门窗破败不堪,道路坑洼不平,不远处的臭水沟让他不得不掩鼻而行,到处灰不溜秋的,行人衣着皆是破烂的粗布短褐,脚穿布鞋,不时还有光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